搜尋此網誌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稅吏長撒該


撒該是耶利哥稅吏長,耶利哥是交通要塞,貿易繁忙,且盛產農產品,所以稅收豐富,作稅吏長的從中取利自然少不免,但金錢財物能滿足財主的心嗎?  


金錢買不到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財主有了錢財,卻失去生命,豈不哀哉!  


撒該是少數能看透錢財的財主,大多數的財主視財如命,但撒該卻願意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而且願意償還四倍給曾訛詐過的人,他知道這些都比不上生命重要!撒該為了要看耶穌,甚至要爬上桑樹都甘心情願,可見他對生命是何等重視,他渴望得到耶穌的救恩。  


撒該這個財主能夠得救,因為他能擺脫金錢的矇蔽,他的眼睛看得見自己生命的不足,也看得見耶穌豐盛的生命。金錢矇蔽人的眼睛是很厲害的,多少個財主就是這樣喪失了最寶貴的永恆生命,他們始終看不見自己的生命光景。

兩個小錢


一個多麼熟悉的故事,窮寡婦將她一切養生的兩個小錢都投進銀庫裏,耶穌對窮寡婦的評價是:「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故事雖然耳熟能詳,但卻鮮有人能夠學像窮寡婦。  


我們不窮,是問題的關鍵,所以我們不能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學像窮寡婦。多數時候,我們都有餘錢,所以都是拿有餘的作奉獻。雖然我們不像窮寡婦般窮,但在心態上我們可以叫自己貧窮,只要我們樂於一無所有,投錢入庫時有著將一切獻上之情,神也會悅納我們的奉獻。  


耶穌欣賞窮寡婦,因為她不看重自己的產業(雖然只有兩個小錢),不看重自己的產業,背後的意義也就是不看重自己。能夠不看重自己的人,他的心自然能看重別人和看重神。神所喜悅的便是這樣的人。  雖然我們不窮,卻可以輕看自己的產業。愈富有的人,輕看產業便愈難,也因此愈可貴。

甚麼是你的產業?


甚麼是彼得和安得烈的產業?甚麼是雅各和約翰的財富?豈不是伴著他們成長的船和網?  在加利利的海邊,彼得等人每天都撐著他們的船,撒下他們的網。在過去不知幾許的歲月,他們的船和他們的網,帶給他們每日的生計,船和網不單是謀生的工具,更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這一日,他們作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 跟隨耶穌,這個決定的代價是要捨下船和網。他們捨棄得那麼堅決,那樣完全,竟然將全部的產業一下子拋棄。是甚麼使他們能放得下船和網?當然是一樣比船、網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本是打魚的,假如耶穌從沒有在此出現,他們可以一生一世的每日打魚,但打魚是否人生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情?得人比得魚更有意義!

  

彼得等人雖然沒有甚麼高言大智,但他們能夠明白世上的產業都不是永恆的,所得的魚都會腐朽的,惟有得人才是有永恆價值的事情。將產業捨下跟隨主是他們一生中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