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要在良善上聰明


現代人非常聰明,無論在學問、處事、甚至犯罪上都是如此,以致我們常有一種錯覺,以為良善就是愚蠢,詭詐就是醒目。在保羅的時代,也有這種現象,有些人的聰明是在離間上,或在花言巧語誘惑上,所以保羅提醒他們,必要在良善上聰明,在罪惡的事上,要無雜念。(按「愚拙」的原文意思是指無雜質。)

怎樣才能在良善上聰明?我們必須在靈裏去貼近良善,也要敏銳良善的事,真誠地在靈裏每天與神對話,細意地思想神所作的事,漸漸我們便可以分辨何謂良善,也知道如何去實踐建立良善的靈;另一方面也要在罪惡的事上,常保持一顆無雜念的心,以致我們內裏的良善更容易暢流出來。

事奉

「以利亞的事奉要顯明的一個重要之點,就是證明神是活的神。」華思德

靈巧傳福音


耶穌說:「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太七6)

狗象徵不認識主的人(參腓三2),豬象徵污穢不潔的人(參彼後二22)。其實我們原本都是不配的人,都是需要福音的人。我信主之前和起初,對這句經文並不明白,後來才懂得。雖然陽光照好人也照歹人,但主並不是要我們作個是非不分的基督徒;而是要求我們信徒在世人中間必須靈巧。不要隨便把主對我們的教訓講給那些故意刁難、譏誚、輕慢神之人聽。因為有些話對他們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被他們利用來嘲笑、戲弄基督徒。這些人不能領受任何的答案,「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一21)這也是基督教護教學應當持守的原則;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傳福音,不要把救恩的道理告訴那些還不認識神的人。如果有人發出很誠懇的疑問,我們就應當用很誠實的答案去回答他,用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對神的道的深思明明白白地去回答他。但如何才有智慧來分別,只有求聖靈來幫助和感動我們。

驕傲的敗壞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言16章18節

賜福救主助我謙卑,除去心中驕傲罪性;我靠自己必定跌倒,助我與祢緊緊相隨。

免得跌倒


「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10章12節)

即使倍受尊重的公眾人物,也時有醜聞發生,我們雖深感失望,但卻不感到意外。當聽到名人或是朋友道德敗壞的消息時,我們應如何反應呢?我們或許可以從檢視我們自己開始。一個世紀以前,章伯斯在倫敦的聖經訓練學院告訴他的學生:「永遠要儆醒留意這個事實:有人跌倒的地方,正是任何人都會跌倒之處……,自以為堅強卻輕忽不謹慎,這正是加倍的軟弱。」

章伯斯的話重申了保羅的告誡,當我們在看見他人的罪時,要注意自己的軟弱。保羅回顧了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悖逆之後(哥林多前書10章1-5節),力勸讀他的書信的人,要從這罪中學到教訓,以免重蹈覆轍(6-11節)。保羅寫道:「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12節)。這裡所著眼的並非過去的失敗,而是針對眼前的驕傲。

對於公眾人物的犯罪,我們的一般反應都會搖頭表示責難,但如果我們能點頭說:「是的,我也會那樣犯錯。」接著,低下頭來,為跌倒之人與自以為堅強的人代求禱告,深信這將會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