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到上帝寶座前的通道永遠為你敞開

你有否回應上帝對我們的公開邀請呢?帶著敬畏和感恩的心進前來,因為宇宙萬物的上帝樂意傾聽我們隨時的祈求。
今天就與主交談,謙卑之心愛縈繞;說出你想說的話,祂必傾聽你禱告。

天上的獎賞


肉體的情慾與屬靈的事永遠不能並存,,因此,重視肉體情慾的人,必然會輕看天上的獎賞。  保羅用了一個賽跑的比喻,指出人若重視要得到比賽的獎賞,就會操練自己以增加得獎的機會。同樣,追求天上的獎賞也是如此。保羅說他會攻克己身來磨練自己,才能有機會得到天上的獎賞,否則不但得不到獎賞,甚至會在比賽中被淘汰。  


一個基督徒若仍是被各樣的情慾控制,就不可能重視天上的獎賞,因為要得到天上的賞賜,就要克制肉體各樣的情慾,除去污穢的罪惡,生命才會提昇至追求天上的事。  


屬肉體的基督徒只看見物質的世界,故非常重視世界裏的得與失,那麼怎會思念天上的事呢?天上的獎賞對他們來說,只是虛幻的童話故事,根本是不存在的,他們又怎會不輕看呢?弟兄姊妹,只要你細心察驗自己在拚命要得甚麼獎賞,就可清楚看見自己是否仍屬肉體。

貪愛世界


肉體情慾的誘惑,使生命偏愛物慾的世界,人就會重視短暫片刻的滿足與享受,對天上屬靈的事物會完全失去興趣或甚至厭棄。  


對一個基督徒來說,他若被肉體情慾控制,生命就好像眼瞎一樣,完全看不見屬靈的事物,他眼前只看見一個美麗而吸引的物質世界。而且他的情慾會迫使他追尋這世界,遠離真道。底馬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原是保羅其中一個同工,往不同地方傳揚福音,可是他無法克制自己肉體的情慾,竟貪愛了這個世界,轉往繁華,追求物質享受的帖撒羅尼迦城去。  


可能我們心底也會怪責底馬,跟隨了一位那麼好的長者,但仍貪愛世界,使福音工作失去了一些支持,也使神的名受了虧損。可是我們自己也要反思,這就是生命的表現,他可以成長也可以墮落,只在於我們對生命追求的態度,當我們對生命稍有鬆懈,情慾就會控制我們的心,貪愛世界也是必然產生的後果。

生命不能成長


肉體情慾的放縱會直接影響人屬靈生命不能長大,只停留在嬰孩的地步,這是很可憐的。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就是這樣,使保羅感到難過痛心的,就是他們本該是成長,可以在靈裏吃乾糧,怎知他們仍是吃靈奶。  


他們的屬靈生命沒有長大,仍是一個屬肉體的信徒,因為他們依然受著肉體情慾所控制,他們中間存在了很多嫉妒紛爭的事,彼此不能接納,甚至互相批評及攻擊,這都是肉體情慾的表現。


生命不能成長是悲哀和令人感到痛心,屬靈生命不能成長也是如此。基督徒在基督裏,本應是一個美的生命改變,是謙恭、和諧,可是當人仍是放縱肉體的情慾,這種改變不但會停止,還會倒退。


今日有些信徒外面像是成長,內裏卻是嬰孩;外面像是屬靈,內裏卻是屬肉體。你的屬靈生命是否每天都在成長呢?每天是否更像基督呢?

放縱污穢的情慾


一個有新生命的信徒,若渴力追求基督,就會慢慢離開肉體的情慾,不再受它們控制;相反,人若迷戀在各樣的情慾之中,這人就會更加放縱污穢的情慾。  


一個受肉體情慾控制的人,他們都是自我中心,完全輕視神的管治,任憑自己的意思,放縱各樣的情慾。彼得描述這樣的人,好像是沒有靈性的牲畜,他們眼裏所看到的,全是邪淫和不義的金錢。  


不但如此,他們的心戀慕種種的詭詐和宴樂,口裏說出狂妄的話,而且還會不斷引誘那些信主的人,使他們和自己一樣偏離神的道。  


這樣的人比一個不信的人更加可憐,正如彼得說:「他們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當我們細意反省自己的生命,無可否認我們仍是不斷地放縱污穢的情慾,再環視四周的信徒,就會發現他們在教會以外,任意放縱自己的情慾,這是情慾帶來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我們實在需要迫切為生命禱告。

失去生命動力


約伯生命遭遇困難的日子,陷入一個很深的困惑,使他感到完全沒有出路,一個接一個的失望,他開始厭煩自己的生命。  


在約伯對神的認識中,他認定神是慈愛與公義,可是在他生命所發生的事,卻完全不是這樣,他好像面對一個完全不能理解的神;雖然他沒有犯過可惡的罪,卻招致神的咒詛。  


約伯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反抗臨到他生命中一切的攻擊,但心靈裏卻無法平息自己被不公平對待的感受。雖然他多次提問,但神仍是緘默,他開始感到無助,沮喪與失望,內心產生了煩悶,對生命失去了動力,甚至覺得死比生還要好,當然約伯不知道神正在考驗他。  


今日我們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也好像約伯一樣,太多使人感到無奈,沮喪和失望的日子,肉體煩悶的情慾控制了我們,使我們對生命失去動力,不想再追求、再認真。小心,只有忍耐,才能對付這情慾。

終日憂悶


人的罪性中,有一種情慾是較易被人忽略的,就是煩悶。這種情慾可以由多方面的情況所引發:有時是在忿怒之後,對一切事物都無精打采;有時是希望受到打擊,失去對生命追求的動力;有時是鬱鬱不得志,終日憂悶。  


詩人被擄的日子,在異族中受盡譏笑、凌辱,最使人痛苦的,就是失去昔日一同敬拜神的歡喜快樂時光,想到這裏,心靈有無限苦悶,「我幾時得朝見神呢?」這一切的打擊使他內心充滿憂悶,這刻煩悶佔擄了他的心靈。  


雖然煩悶使人失去生命的動力和盼望的能力,但詩人不容許自己活在這樣的光景,他提醒自己的心要起來仰望神,因為他堅信神是會幫助他的。  


弟兄姊妹,人生中實在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正在打擊我們的希望、理想和鬥志。煩悶的情慾可以完全佔擄我們的心,使我們靈魂的深處也失去生命的動力。千萬不要讓自己終日陷入憂悶之中,要切切的仰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