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越沒有時間禱告,越是需要禱告!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詩篇55篇22節)

我的電腦經常會慢下來,因為不斷使用某個程式或是文件導致資訊被分散到不同的分區中,電腦必須四處搜尋整合之後才能讓我使用。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必須執行一個磁碟重組的程式,擷取並整合資訊,讓資訊能便於利用。

就像電腦一樣,我的人生有時也會四分五裂。當我想要專注在某件事的時候,另一個狀況卻牽動著我的情緒。來自四面八方的要求不停地轟炸著我。當我想要完成每一件該完成的事時,該停下來的心思無法停下來,而該行動的身體卻又無法動彈。漸漸地,我感到疲倦不堪,而且覺得自己根本沒用。

最近我參加一個退修會,一份講義上的禱告詞確切地表達了我的感受:「主啊,我的心緒紊亂,煩躁不安,而且心不在焉。」

大衛王也曾經有過相同的經歷(詩篇55篇2節)。在早上、中午與晚上的禱告中,大衛將他的需要告訴上帝,確信他的禱告會被上帝聽見(17節)。

禱告能幫助我們重組雜亂無章的生命。當我們將自己的掛慮告訴上帝時,祂就會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該做的,而什麼是唯有祂才能做的。

帶著紛擾、混亂心意,在祢面前,禱告不停;在祢愛裡,我心寧靜,耐心等待,屏息靜立!

知足常樂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6至8)

不久前,91歲的中國畫壇大師吳冠中辭世,別人收藏他的單幅作品,甚至賣到五千多萬;可是他一生並不富有,一直住在四居室小房,畫室只有五平米。他曾燒毀大量達不到自己要求的作品,晚年更是將滿意的作品捐給各大美術館。這種對錢的態度,與當下人們一切向錢看是個鮮明對照。金錢多寡是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從「1」數起來沒有結尾。如果把錢當作偶像來求,就會求無止境。

中國人都知中庸之道,凡事有度。過分追逐金錢,必會導致自私自利,乃至禍害。聖經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錢太多,會捆綁我們的心;心太貪,就會失去神的悅納,因為「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太六24)基督徒應該有正確的金錢觀,牢記聖經話語: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有一顆堅定屬靈的心,比金錢更重要。

主阿!我不是為作了


「自我」另一種表現的方式,就是在宗教熱心上,以事奉來抬舉自己。有一天,當我們來到主的面前,可能有很多人感到震驚,因為主說:「我從來不認識你。」主竟然沒有與我們建立任何關係。
  
「主阿,我們不是奉的名傳道、奉的名趕鬼……。」耶穌的比喻正好反映了人自己的想法,人以為多一點為神工作,就一定得主的歡喜,自己的身分也隨之提高,可是這是自我的表現,事奉成了得到某些讚美、名譽的途徑,而不是因為愛。
  今日有很多信徒用無數的事奉工作,取代了靈性的追求,有些人坦白承認自己不能改變這種方式,原因是懼怕面對自己的真我,而被人認為是「熱心愛主的基督徒」是蠻舒服的。這種靠自我的事奉,完全扭曲了與神的關係,我們實在要慎防,免得有一天,當我們見主時,我們要哀求:「主阿!我不是為作了……。」
  
「自我」的可怕是因為它可以以屬靈的外衣,蒙蔽人的心,使自己不自覺地就抬高自己,還以為自己是熱心事主呢!

我不像別人


「我不像別人……。」這是一句自我最真實流露的話。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定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優勝,以致他無法看到自己的真面目。而且常常以「我不像別人……。」來抬高自己。
  
耶穌設了一個最生動的比喻,來責備那些自以為義的人,法利賽人所作的,在人的眼中看為清高的,可是在神的眼裏,卻是卑污的。「自以為義」這種自我的情慾,已令法利賽人犯上無數的罪行,但仍不曉得悔改;相反,那個稅吏就是因為感到自己滿身罪污,所以他謙卑在神的面前,痛哭悔改。
  
今日在這個非常標榜個人的社會裏,我們豈不也是放縱自我的情慾嗎?我們上一次在神面前痛苦認罪的時間是在那時呢?恐怕很多基督徒只能回想決志的時刻,這是悲哀的!心底裏,我們的禱告也常在暗示「我不像別人」,「神啊,我不是常事奉嗎?常十一奉獻嗎?常靈修嗎?」這樣的禱告確實需要我們作深一步的自我反省!

與罪人吃飯


另一種抬高自己的方法,就是遠離那些被人鄙視的人,使自己顯得清高一點,也避免自己的聲譽受到虧損。
  
法利賽人就是這樣,他們永遠不會與那些稅吏和罪人(妓女或監犯)吃飯,以此顯示他們的地位,所以當耶穌與稅吏吃飯的時候,法利賽人感到困惑。一個猶太的夫子怎能這樣作呢?這可能與他們強調分別為聖的觀念有關,可是從耶穌和法利賽人的表現來看,就知道分別為聖是指在罪惡的事情上不能參予,但對待人來說就要不分彼此,這正是耶穌所表達的,祂憎惡罪惡,卻愛每一個罪人。
  
避免與那些被人鄙視,遺棄的人吃飯,乃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也是自我的表現,最終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分。今日在基督徒中,仍有不少這樣的法利賽人,當知道某人有軟弱犯罪,特別是影響聲譽的罪,很多基督徒就會故意迴避,甚至不與對方交談,好像害怕站在他身旁,會影響自己的聲譽一樣。所以到今日,我們仍是迴避社會上被人鄙視的人,就如:妓女、吸毒者或黑社會的人。

彼此爭大


罪性的自我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再深入一點,就是自己想做神。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的層面(家庭、朋友、公司、教會、社區、國家等。)上追求成為最大。
  
門徒都體會到耶穌就是那位彌賽亞,也認識有一天他們都會在天國之中掌權,所以他們彼此之間已急不及待爭取最大的位置,這種罪性的自我流露,其實只會破壞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耶穌知道這事後,令我們感到奇怪的是,祂並沒有責備門徒,耶穌似乎認可有大小之別,只是祂告訴門徒,不能以罪性的自我情慾去爭取,乃是透過生命的追求,謙卑地去服侍那些微不足道的人,例如:小孩子,因為小孩在猶太社會中是沒有地位的,這樣,就好像服侍神一樣,必尊為大。
  
弟兄姊妹,你在教會中事奉,會否重視位置的大小呢?小心你的自我,總要常常留心服侍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甚至接納那些不值得受人尊重的人!

自我提逅地位


自我會驅使人追求崇高的地位,表現自己的優越感,甚至在不自覺中製造機會,抬高自己的地位、身分,要使人尊重自己。
  
文士和法利賽人在這方面就表露無遣:他們以老師自居,處處教導人怎樣遵守宗教的禮儀,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耶穌卻無情地揭示他們偽善的自我,他們要求別人遵守嚴謹的律法,背地裏自己卻不遵行,並且在表面上裝作虔誠的人,衣裳掛上特長的經文帶子,在街上故意禱告,又愛被人尊重,坐在高位,被稱為夫子。
  
自我提高身價,愛被人尊重,似乎是人之常情,其實是自我的表現。在信徒中,最可怕的是披宗教的外衣,卻追求自我提高地位,這樣的人在神的眼裏必然是會降卑的。
  
贏取別人的尊重,不是要求別人而來的,乃是生命謙卑服侍,流露神的愛,尊重就會隨之而來,被神升高。要達到這地步,就要對付自我,而不是抬舉自己。

搞高自己只看見別人的錯


「自我」是罪惡性情中表現最強烈的部份,它帶頑強的生命力,一直盤踞在人的生命中,處處爭取利己的行動,表現自己的機會,以達到自我中心的活現。
認識自我其實是不容易的,因為人就是活在自我之中,這需要聖靈的光照及真理的啟示。自我其中一個表現,就是高抬自己。耶穌指責當時的猶太人,他們常常以靈裏長者自居,常常批評別人的過失,其實他們是掩飾自己的過失,他們隨意公開批評別人,在很多細微的宗教規條上沒有遵守,卻看不見自己藏有更嚴重的罪行,就是自義,可是這一切的隱藏動機都逃不過神的眼目。
「只看見別人的錯」是一種自義的表現,也是自我的流露,這是人的罪性。或許我們會嘲笑法利賽人,卻看不見自己慢慢已成為現代的法利賽人。當知道某弟兄有過失,我們就會熱切的討論、批判,並且以藐視、迴避的眼光相待,「自義」已經橫行在信徒之中,別忘記,世上只有一位審判的主,我們沒有資格論斷別人,只應以愛心接納、勸勉,因為我們同是罪人。

面對這光


瞎子對耶穌的認識是漸進而確定的。起初他只認識耶穌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十一節),進而他稱耶穌是個先知(十七節),最後他認耶穌是神的兒子並下拜祂(卅六節)。面對這光,瞎子不單肉眼得了醫治,在靈裏更得生命的復甦。

法利賽人對耶穌的認識是漸次而否定的。他們以自己所重視的律例、規條為真理,以致見到神的真理時,也不認識。他們又自以為甚麼都知道,但卻不知道自己看不見,是真正的瞎子。他們被定罪,是因為他們自認懂得多,也看得清楚,但他們卻看不見神!

基督已宣告祂是世上的光,唯獨祂才能甦醒人的靈魂,使人看見神!弟兄姊妺,面對這光,你看見甚麼呢?你怎樣回應呢?深願你能從靈的深處看見神,向祂認信與下拜。

甦醒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從自己心中開始轉向神,更新我們對基督的愛,並經歷聖靈在我們生命中復甦的權能。」羅伯‧迪漢

醒悟過來


「在某些地方,靈性的醒悟像暴風雨一樣來臨,但在另一些地方,卻像微風一樣吹過。」哈列斯比

天父是天天期待兒子的醒悟與回轉!你曉得天父的心腸嗎!你能想像祂觀望的神情嗎?天父渴望我們能見到祂就是出路,且有力量回到祂面前!

靈裏的醒悟是發現自己背叛了父親、得罪了父親,又發現自己的放蕩與無知、任意與放縱,頓然領悟要重拾「真我」。靈裏的醒悟也是發現父親的慈愛,祂必會幫助我,更發現自己是一個不配受恩典的人!這醒悟也是猛然發現生命的出路,乃是回歸到父親身邊!

弟兄姊妹,在你的靈裏,有否發現自己仍流浪在各樣的罪惡之中?有否發現自己得罪了父親,並要回到父親身邊?當你有了這樣的醒悟,就不要再遲疑,我們在天上的父,仍以慈愛的心腸天天期待我們靈裏的醒悟,回轉歸回祂的身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