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適當的歡笑有益身心

笑有時!(傳道書3章4節)
喜樂之心是良藥,撫平悲傷得安寧;揚聲好讓心飛揚,真的喜樂屬乎你

對聖經錯誤的認識,會讓你選錯對象


當選擇配偶的時候,有些人就不夠謹慎。等到發現原來那個美麗的軀體裏,隱藏著有缺陷的心理和靈魂時,就已經太遲了。無論男女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但是作家卡洛琳特別強調男人要小心擇偶:「一位女子對上帝的話語是否感興趣,應該是男子首先要關注的……當男子面對危機時,而她是唯一能給予丈夫鼓勵的人,這時她對聖經的理解就會非常重要。」
所羅門應該知道這點,畢竟他是歷史上最有智慧的人(列王紀上3章12節;4章29-34節)。但是,所羅門隨著他自己的慾望而非服從上帝的命令,與不信上帝的女子結婚(11章1-2節)。其結果無疑是場大災難。所羅門的妻子們讓他的心轉向其他的神(3-4節),上帝向他發怒(9節),整個以色列國瀕臨分裂和沒落(11-13節)。
上帝的話語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如果我們的盟友不信也不愛上帝,我們就無法和這個人一起做出好的決定。

明辨

「惟一能使你有辨別力的方法,就是藉著得著一個被潔淨的心思。」Hans R. Waldvogel

起死回生


多少江湖術士,宣稱自己有起死回生之能,但當他真的面對一個死人,也就只能雙眼發瞠,不知所措。

  

誰能有力量把人從死亡的權勢下挽回來?耶穌從死裏復活,表明祂自己就是勝過死亡的神。因此,凡相信祂名的人,都不在死亡的權勢下。然而,人始終還要面對肉身死亡的事實。  


起死回生,若然不是江湖術士的技倆,就必然是一件不得了的神蹟奇事。彼得把約帕的女徒大比大從死裏喚醒過來,震動了整個約帕的居民,許多人就信了主。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彼得的起死回生,不單是一件超自然能力的事情,而更是一場屬靈的爭戰;不單讓一個大比大從死裏復生,更叫許多人得着永恆的生命。彼得喚起大比大的生命之所以不得了,因為它顯示了神的權能榮耀,直震動世人的心。  


能夠擁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彼得卻沒有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這能力並不來自他自己,乃來自神,而且這能力也不是終點目的,而只是一項工具,要叫世人相信那位賜生命的主。

珍貴的回憶能舒緩死亡的哀傷


在大衛收到約拿單死去的消息之後,他花時間回憶他朋友的一生,甚至還寫了一首輓歌,好讓人來悼念約拿單(撒母耳記下1章17-27節)。大衛回想他朋友的勇氣和能力,並提及他的悲傷和哀痛。他尊榮約拿單擁有豐富、歡愉和英雄的一生。對大衛來說,那是一段感人肺腑的哀悼和回憶。
當我們哀悼所愛的人時,回憶過去一起分享的經歷,以及美妙的點點滴滴是很重要的。那些記憶會在我們心中流淌,那是一張小卡片無法容納的。當哀傷造訪我們心靈的那一天,我們不應將所愛之人的一生做成摘要和快照,而是要深深地紀念他們。為其所有的細節、故事和一生的影響感謝上帝。那是值得鼓掌、回想和尊榮的時刻。
旅程結束,故事終了;回首凝望,敬虔甘甜;點點滴滴,銘刻心底;所愛之人,榮耀歸天。

弱點

「如果一個人聲稱:『我永遠不會做這種事情』,這往往表示這類事情,正是他必須小心防範的。撒但是狡猾的,牠要進攻的,正是人太自信的地方,因為這正是人沒準備之處。」巴克萊

面對禁令


大祭司給使徒頒下一條宗教禁令,嚴禁他們傳道,這條禁令真如無上權威,直壓逼彼得和眾使徒。這不是一條公義的禁令,它只是維護某階層的既得利益,它甚至可說是一條充滿罪惡的命令,目的是使真理湮沒無聞,使百姓得不到救恩。  


在禁令之上有反禁令。面對這一條帶罪的禁制令,彼得及眾使徒從神那裏取得反禁令 - 「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一條不屬於神的命令,人不順從是理所當然的。  


彼得面對禁令的態度,背後擁有一份大無畏的精神,而且亦充滿了屬天的智慧。要分辨一項命令是屬神的還是屬人的,其實不甚容易,宗教領袖所頒佈的宗教禁令自然有華美的宗教包裝,他們何嘗不會假借神的名來宣示命令,這樣分辨起來就難上加難,但聖靈充滿彼得,他一下子就洞悉了大祭司的私心,又能以無懼的精神抗衡禁令。  


「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這表明了彼得忠心的對象,自始至終只是神,不是人,若神與人之間有矛盾,不能協調,他是毫無疑問站在神那邊,而敢於與惡勢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