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把好消息告訴另一個人就是分享福音。

謹言在今日,主愛口中傳;願你恩慈事,使人心回轉。

牢獄


監牢,一個使人失去自由的地方。人失去了自由,一切樂趣、歡愉、理想、希望、前途都隨之成為泡影,人如何能在「鐵籠」裏拾起積極的人生?  


監牢可以捆綁人,但卻不能制住神,只要神願意,祂隨時都可以透過祂的使者提出祂的僕人來。區區一所牢獄,如何能攔阻神的救恩,令使徒放棄他們的使命呢?牢獄反而見證了神的大能。  彼得和眾使徒再被大祭司等人拿住,收在外監,等候審問,他們滿以為這樣,便可以攔阻使徒講論神的道,打擊他們的信心和使命。然而神沒有拖延,在使徒未被審問之前,祂已在夜間提他們出來,吩咐他們在殿裏傳講生命的道。因為神要使用他們,給宗教領袖們一個明示,區區的監牢,實在起不了作用。  


一場鬧劇上演了,大祭司、撒都該人、公會的人、以色列的眾長老,他們躊躇滿志的正等着表演他們的威風駕勢,可是真正勝利的,卻是那些被他們監禁而現在正在殿裏教訓人的使徒。彼得和眾使徒,表面上是一班無權無勢之人,但因為有神與他們同在,他們就變得最有「權勢」!

背起十架

「當我們自願接受不順遂的環境,把它當做治死我們的私心和自我中心的工具,我們就是在背自己的十字架。」孫德生

精兵

「祂重質不重量,祂要的是經過挑選的人……在危機來臨時,祂能信任他們那不可搖動的忠誠。」孫德生

放膽論神的道


歷史是一個明證,基督教在逼迫時期是最興旺的,信徒反而放膽講論神的道。  


基督徒都是主的精兵。兵在沒仗打的日子,慢慢便會荒廢鬆馳。太平安樂的歲月,兵的士氣低沉,也就是生命腐朽的時候。  


逼迫,提醒信徒這不是太平盛世,鞭策兵丁穿上軍裝,催逼軍人上戰場。在逼迫的日子,大家都戰戰兢兢,打醒十二分精神,應付屬靈的爭戰。  


逼迫愈厲害,神的道愈發興旺。或許這便是動力與反動力的關係。彼得在耶穌生前,何嘗試過如此「埋身」的逼迫,一切都有耶穌來擔當,猶太人所反對的主角是耶穌。現在耶穌已升天,彼得、約翰等人由第二線轉為第一線,成為猶太人逼迫的對象。彼得的生命力在逼害中給喚發了。逼迫使彼得更深體會到神造天地萬物的偉大,明白到世人的虛妄,認識到耶穌被釘死是神預定必有的事,從而生發出一種人生的勇氣,叫他能承擔起一切外來的逼害。  


放膽講論神的道,便是一種具有高度價值的人生勇氣。

屬靈領袖

「作屬靈領袖必須有三個特出的條件:對基督的熱誠、無偽的謙卑、和不屈不撓的勇氣。」邁爾

當聽從誰


「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這是彼得的名言,一句光芒四射的話。  


那群宗教領袖,那些長官,象徵着宗教力量與政治力量的結合,背後還有無數百姓的群眾基礎。他們的話就是權威,就是「神旨」、就是「政令」。他們命使徒不可再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此話一出,真有「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之勢。任何反對都是對宗教及政治力量的輕視,這兩種力量的可佈性確不是說笑的。  


彼得沒有屈服在這兩大勢力之下,他心存忠義,神是最大的,他只聽從最大的神。他的話說明了一個忠僕的尊嚴,這份尊嚴是不為人所摧毀的,他講論教訓人,是傳遞上帝的信息,沒有人能禁止他不開口,因為神要他發聲!  


聽從人而不聽從神,絕對是不合理的,我們所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彼得的話何等慷慨激昂,大有置生死於度外之勢,這氣慨又豈是那些養尊處優的人所能及?結果他們無可奈何,只能一番恐嚇,便把一干人等釋放。  


若我們能說出彼得的話,單是這樣的話,也就能夠榮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