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好言半句,重值千金。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章24節)

金融海嘯時期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當時有兩名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學生決定在校園中用一些讚美人的話語,來鼓勵大家。他們每週三下午都會花兩小時,站在人潮聚集的走道上,舉著自製的標牌,上頭寫著斗大的標語:「贈送讚美!」逢人就美言幾句:「你的外套很好看!」「這雙雪靴很新潮喔!」「你笑起來很燦爛!」有些學生坦言,他們每週三都會特意繞路到那裡去,就是為了聽幾句讚美的話。

這兩名年輕學子待人的方式讓我深思:他們極盡辦法去稱讚別人,而非找機會挑人缺點或抨擊論斷;身為基督徒的我,是否也能每天秉持這種態度來看待別人呢?

我們不可以像那種人,眼裡只盯著別人的錯處,說話彷彿有「燒焦的火」(箴言16章27節)。要用不同的方式待人,因為言是心聲。聖經說:「智慧人的心教訓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長學問。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章23-24節)

良言不花一分錢,卻能帶來無價的心靈慰藉。今天就開口勉勵身旁的人吧!DCM

言可載舟,亦可覆舟;甜言如蜜,惡語如刀;謹慎用語,與人接觸;時常美言,字字璣珠!

神看是好的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一(四︰19)

在你默想神創造天地的時候,你會留心什麼?有否想到祂的感情與愛,融會在整個創造過程中,這段經文提及「神看是好的」。竟有六次之多,這句話的背後,反映神對萬物充滿愛。
  
神看天空、海洋、陸地、植物、動物、昆蟲,心中都充滿愛,並且祂的愛也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神無限的感情,當我們細察每一種動物的牴犢之情,就看到神美善的愛,人類也為此而感動。當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樂章和出神入化的改變,心中自然也會湧出一份深深的愛,這是神在大自然中所流露,並且也藉此感召我們。
  
神創造人以後,神的心意和感情得到滿足,沒有人類,這創造是不完全的,愛也是不完全的,因為所有萬物都沒有神的形像,可以與祂交流。因此當神創造了人後,祂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約翰說得好:「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學習盡性的愛,必須回歸到愛的源頭。

不敢離座


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

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在各方面都給我們樹立了作好信徒的榜樣。祂把進會堂聚會並讀經,成為平常的規矩,持之以恆的慣例(參見路四16)。連神的兒子也沒有忽略日常的敬拜生活,我們又有甚麼理由不認真敬拜和聽道呢?聽道是為了認識神更深,是敬拜神的重要內容;可是有些人有時卻把聽道當成一個包袱。只有在牧師講有趣的事、講順耳的話時才有興趣聽,若講道的人不是口才出眾,妙趣橫生,哪怕道理再正確,對我們的靈命、生命再有意義,都聽不進耳,特別是那些責備的話。

有一間教會某次請了外來牧者講道,一位弟兄告訴他,會眾常在講道結束前便離坐而去,讓他要有心理準備。於是牧師一開始便說:「今天我將為兩種人講道:先給罪人講,然後給聖潔的人講。」他講了一半時說:「第一部分講道完畢,『罪人』可以走了。」於是人人都等到禮拜結束才走!但願我們每次聽道前都預備好我們的心,不遲到、不早退,也不打瞌睡或想心事,專一地敬拜神,讓神的話洗滌我們的心靈。

記得上帝的良善,是根治懷疑的良藥。


「日後你們的子孫問……:『這些石頭是甚麼意思?』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旦河。』」(約書亞記4章21-22節)

不久前,我的朋友在家裡辦了場聚會,邀請了一些愛玩音樂的朋友。凱文和伊麗莎是兩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們要求每位客人或夫婦都帶一塊石頭來,好放在他們常舉行音樂聚會的營火邊。不過他們要的不只是一塊石頭,他們要求客人在石頭上寫下名字、日期,或是事件,而這些必須顯示:他們如何成為朋友?在何時成為朋友?

上帝認為以色列人生命中所經歷的奇妙事件,需要一個提醒。當時約旦河正值氾濫時期,以色列人卻能在乾地中過河,因為上帝阻斷了河水的流動(約書亞3章13-17節)。雖然類似的事件在多年前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也曾發生(參出埃及記14章21-31節)。但是這一次,上帝指示祂的百姓要立石為記。日後,當子孫問起的時候,父母就能告訴他們: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約書亞記4章23-24節)。

就像上帝不間斷地照顧以色列人一樣,祂現在仍持續不斷地供應我們的需要。想一想,什麼東西是你的「紀念石」,讓你可以提醒你的孩子、孫子甚至是你自己,上帝在你身上所彰顯的大能?

靈巧智慧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

神的兒女生活在世人中間,常有種種兩難的處境,需要用智慧去應付。智慧與詭詐有根本的不同,詭詐用的是謊話,而非誠實;而智慧用的則是誠實中的聰明、謹慎,不輕易落入人的圈套中。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上海租界不久,成立了「上海基督教聯合會」,企圖控制和利用教會。當時某教會斷然拒絕參加,遂被勒令停止聚會。在最後一個主日,有位主的僕人含蓄地說:「一個玻璃杯落在地上,碎成三、四片;把碎片拾起來再落到地上,又碎成二、三片;碎到後來,即使再落到地上,就不再碎了。」他暗示化整為零,把聚會縮小到一個地步時,日軍就無法干涉。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日的世代充滿了各樣動盪不安的因素,貨幣匯率的變化,能源的短缺,氣候的問題,樣樣都可能引發各種世界性的危機。我們必須常作準備,為福音受苦;但也要有智慧保護教會和神的工作,不作無謂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