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擁有愛,就擁有忍耐


林前十三4-8
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愛其中一種特質是能忍耐,是恆久不變和堅持執的忍耐︰是不論對方錯與對,仍能凡事忍耐!

浪子離家之後,父親因為愛,每天都是忍耐地等待他的兒子回來。終於,兒子失敗地回來了!他沒有責備,反而高興地慶祝兒子的回來,因為這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

天父也正是這樣忍耐地等待我們回頭,祂不停地呼喚︰「不要再流浪了,不要以為我不會再接納你,你仍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我對你的愛,是永不止息的!你的惡,我可以忍耐和赦免。我正忍耐地等候你的回來,我必擁抱你,把我榮耀的袍子給你穿,把指環帶在你的指頭上,我更會預備一對新鞋給你,重新掁作你當跑的路吧!」

當我們擁有「神」,我們就擁有「愛」,因為神就是「愛」!我們也會同時擁有「忍耐」的美德!這是必然的事實,因為有「愛」的人,必能恆久忍耐。

學基督的忍耐


你若說︰「我是一個沒有耐性的人,要我學習忍耐的功課,簡直是無可能。」其實這句話已是踏進學習的第一步了!原來一顆忍耐的心,並不是靠我們的能力得的,乃是要神的靈在我們裏面引導而作成的。若我們認定神是無所不能,那麼我們的性格,祂也有能力去引導、去改造。

保羅提醒我們要學基督的忍耐,何謂基督的忍耐?在來十二2-3中,主嘗盡心靈及肉體上的痛苦,且還要忍受罪人的頂撞。這樣的忍耐正顯出了祂至高無上的愛。弟兄姊妹,請你把忍耐的心,放在基督身上,讓神的靈引導你,不要因為你自己覺得無可能,就難阻聖靈的工作,神有足夠的能力,叫你可以學習基督的忍耐,問題只在你是否願意?唯獨有基督忍耐的心,才能在生命的改造過程中,自我忍耐。

「瑪門其實是一種尋找機會來支配我們的權力。」—傅士德

要愛妻子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弗五25)

舊約把耶和華與以色列人的關係比作夫婦;新約把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比作夫婦,並新郎與新娘。丈夫應該無條件和不計代價愛他的妻子。因為基督愛教會,並非因為教會有甚麼好處;相反的,無論教會怎樣,主仍愛教會,為教會捨命。彼得前書三章7節說,丈夫要用智慧愛他的妻子(「要按情理與她同住」),了解並體貼她(「因她比你軟弱」)。後半節可嚴重呢,「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你看出當中的嚴重性嗎?神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善待妻子,我們禱告的通道便受阻。我們知道,罪攔阻我們與神的關係,破壞我們與神的溝通。這裡說,我們若不善待妻子,也有同樣後果,可見不善待妻子就是罪。這樣,我們豈能不好好對妻子?丈夫若愛妻子,就必設法討她歡心,了解妻子的需要,他不容任何人(包括自己和孩子)毀謗她。假如遇上飯菜不佳,他不但不埋怨,還對妻子說:「你今天一定累壞了。」愛是萬靈丹方,有了愛,一切嘮叨、嫉妒、退縮、迷亂、自卑、煩躁和不貞等病,都不藥而癒。

耶穌基督已勝過死亡了


「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馬書5章17節)

「紐格蘭奇」是位於愛爾蘭的一個墓地,已經存在五千多年。由愛爾蘭的波因谷農業社會的人們所建造,範圍超過一英畝,許多人曾經來到這裡,深思死亡的問題。因為此地在12月19日至23日的冬至期間──日照時間最短的時候,每天還有長達17分鐘的陽光能照入室內,因而聞名。有人將之比喻為勝過死亡的象徵。

自從在創世記3章,死亡臨到人類以來,已成為人生必然的終局,也成為許多人最為懼怕的事情。然而,其實人生可以不必如此。使徒保羅寫道:「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馬書5章17節)

從在伊甸園裡,我們祖先亞當夏娃犯罪的那一刻開始,罪與死便轄制了人類。但我們無須害怕死亡,以及它所帶來的結果。因為基督,我們能有信心的指望,那就是祂已勝過死亡,並將永生賜給了我們。

你已經接受祂成為你的主了嗎?

基督的空墳是我們勝過死亡的保證。

感謝上帝已得勝,墳墓不再是恐懼;因主從死裡復活,祂已戰勝眾仇敵。

耶穌基督是打開聖經奧祕的金鑰匙。


「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撒迦利亞書12章10節)

你是否聽過「以基督為中心的原則」這個研經方式?簡而言之,就是當我們將所有的事情和耶穌基督聯繫起來時,我們才能正確地理解上帝、天使、撒但、人類的期望,以及整個宇宙。換言之,耶穌基督是萬物的中心。

近來,我發現舊約聖經當中我們較不熟悉的一卷書──撒迦利亞書,是相當「以基督為中心」的一卷。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因為在這卷書當中談到基督的人性(6章12節)、謙卑(9章9節)、背棄(11章12節)、神性(12章8節)、被釘(12章10節)、再臨(14章4節)、將來掌權(14章8-21節)。

其中撒迦利亞書12章10節的經文意義特別深遠:「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此處所說「扎」是指以色列人曾拒絕彌賽亞耶穌,導致祂被釘死。但此節也預言猶太人將要接納祂成為救主。在耶穌第二次再來時,以色列的餘民將認識這位被釘的救主並回轉信靠祂。

這卷奇妙的書應能鼓舞我們,不僅是從聖經中的其他書卷,更是透過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層面,來認識更多「以基督為中心」的真理。讓我們將耶穌放在所有事物的中心,活出以基督為中心的人生。

有人閱讀了聖經, 卻未看見榮耀臨; 那是因為不了解,耶穌才是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