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審判

「基督徒是唯一在世上生活時,常想到神審判的人,這是神告訴他要做的,神說他所做的事要受到審判,他的生活也要受到考驗。」鍾馬田

爭戰之策-順服神


中國人有一種倫理道德觀,名為「報應」,他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報應觀使得他們謹慎言行,不敢作傷天害理的事。  

在我們的信仰裏,雖沒有報應之名,但卻有報應之實,按公義審判的主,必會賞善罰惡以保證人間善惡價值之運行。  

殺了人的大衛,在他的後半生漸漸遭報,先是他與拔示巴所生的兒子遭神攻擊夭折,繼之則是其長子暗嫩被己子押沙龍所殺。事緣暗嫩愛押沙龍的妹子她瑪,詐病將她姦污,押沙龍懷恨在心,就設計殺暗嫩。  

有謠傳說押沙龍殺了王的眾子,大衛驚聞噩耗,真是悲慟得死去活來,縱然其後得知只是暗嫩一人死了,但加上押沙龍逃走,一子亡,一子去,也使得大衛眼淚縱橫。  

宮廷道德的敗壞,家庭悲劇的發生,大衛都是責無旁貸的。遭報之時,大衛實怨不得旁人及上帝,他只能悔恨自己曾作了傷天害理之事。

失子之痛


認罪的作用在屬靈的層面上使人與神復和,但這並不表示人可以逃避犯罪的責任,人還要承擔起得罪人的後果。  

大衛殺了烏利亞,要償還四倍,所以大衛後來共失四子,此乃罪當如此,大衛不能不接受此罪的懲罰。  

大衛悔罪,所以耶和華已經除掉他的罪,但他還得承擔起犯罪的後果。神攻擊拔示巴給大衛所生的孩子,使他得重病,無論大衛怎樣禱告禁食,神仍是取了孩子的性命,祂不以自己的憐憫而放棄公義,大衛子亡,在神是顯為公義的。  

沒有甚麼比失子之痛更令大衛難過,因為孩子夭折,責在自己。雖然對罪負責會痛,但此痛是不能避免的,唯有硬掙上去。  

神是公義的,祂不會容讓罪人逍遙法外,祂公義的審判必臨到罪人身上;但神又是慈愛的,祂不會離棄犯罪的人。神雖然懲罰了大衛,但祂仍有慈愛憐憫隨着他。大衛始終是與神十分親近的人!

悔改

「矛盾的悔改是半心的悔改,人格中的一部分是悔改了,但另一部分仍然沒有悔改。」馬維思

憂傷痛悔的靈


真正的認罪,就必須要有真正憂傷痛悔的靈,才能叫神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否則認罪也是徒然。  

大衛干罪非淺,他姦污人妻,借刀殺人,直至先知拿單指陳其非,他才醒悟,作詩表達痛悔之心。  

在大衛這篇祈禱詩中,大衛悔過之心表露無遣。他自知罪大惡極,而且大錯鑄成,就如覆水難收,無論如何也不能挽回的,他不能使拔示巴重得貞潔,更不能令烏利亞死而復生,就是因為錯事沒有挽回的餘地,所以他只能作的就是盡情的痛悔,將一顆憂傷的靈,作為祭物呈獻到神的面前。  

承認自己的罪,最低限度能減輕自己良心的責罰,使那不能改變的罪的事實能在心靈中得安頓,但認罪的作用不止於此,還能令人得着重新做人的力量,使一切過去的,都不能攔阻過清潔正直的生活。真正的認罪是一種向過去死、同將來活的行動,這關鍵在於那顆憂傷痛悔的心靈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