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在基督裡服事也需要更新休養

重新更新我們,以你愛充滿我;願賜屬天火種,點燃靈命之火。

聖經裝有健康靈命所需的所有養分。

陪我太太瑪蒂購物就像上營養課一樣。每次我只要一拿起某個看來好吃的東西時,她就會說:「看看標示。有沒有反式脂肪?卡路里多少?膽固醇含量呢?」我得承認,如果沒有她在生活中扮演營養「糾察隊」的角色,我一定會胖得和鯨魚一樣!

篩選我們靈魂所攝取的食物,遠比在賣場裡做正確的選擇更重要。我很喜歡一句經文:「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耶利米書15章16節)。

讀上帝的話,不僅是完成行事曆上一件該做的事而已,我們還得吸收消化。慢慢地、仔細思索吸取上帝的道,並安靜默想它對我們有何意義,這對我們的生命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在他的話裡,滿是我們靈命成長的養分:

˙與我們靈魂的供給者直接連結

˙給我們智慧與判斷力的腦力補給

˙透過日行檢查審視我們的心理狀態

˙助我們遠離罪惡的預防針

˙充滿平安、盼望與舒適的靈魂洗禮

讓我們吃上帝的言語,享受屬靈的盛宴!

上帝話語有養分,門徒成長必需品,若是我們不享用,奇妙信仰將無分。

因相信,知道他的愛;因溝通,感受他的愛。

瑪拉麗感受不到上帝的愛。她幾年前接受耶穌為救主,她相信她的罪已得赦免,日後也將在他身邊享受永生。她相信上帝的話語,但她也想能感覺到上帝的愛。

朋友的話在她聽來含糊其詞:「重點不僅在感覺而已!只要信,以後自然會有感覺。」她問:「那麼,以後是什麼時候?」她覺得自已一定是「感覺遲鈍」。

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了具有情感的我們,所以渴望被愛的感覺是合情合理的。對許多人來說,當有人陪他們聊天,並聆聽他們說話時,就會感到自己正被關愛著。

當我們和上帝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上帝也能滿足我們這些需求。他透過聖經向我們說話(希伯來書4章12節),而且他希望我們對他傾心吐意(詩篇62篇8節),甚至包括渴望得到他的愛。除了讓我們享受與他之間的關係,他還每日賜與我們氣息、衣著、飲食與保護。正如詩人所言,當我們信靠他,他便成為我們的「磐石」與「避難所」(2節,7節)。

上帝愛我們。現在,我們要靠信心行走;將來當我們和他面對面時,我們就不會再「感覺遲鈍」。

他帶你走過


幾乎每個人在生命中都經歷過一些低潮時期,也有過消沉和沮喪的時刻。一些常見的憂鬱跡象和症狀,包括感到絕望、思想悲觀,或者覺得失去價值、徬徨無助。雖然我們不能確定聖經中的人物是否也經歷過這種憂鬱時期,但我們可以發現當面對個人的無力感,或者失去對生命的熱情跟意義時,有些人確實會強烈表現出沮喪挫敗、意志消沉及悲傷難過。


以利亞就是一個符合這些特徵的聖經人物。在擊退偶像巴力的先知後,他便接到耶洗別皇后的死亡威脅;他的信心開始動搖,接下來是意志消沉,他甚至想尋死!上帝用許多方式幫助以利亞度過沮喪:首先,主沒有責怪他的感受,反倒差派天使先供給他食物,滿足他肉體的需要,然後主親自向以利亞顯現,提醒他上帝在他的百姓中默默工作,接著,他給以利亞新的命令,以更新其使命,最後,上帝提醒以利亞──他並不孤單!


在我們喪志的時刻,別忘記上帝對我們的愛,以及他何等渴望帶領我們,讓我們能重新認識他!

豪華大禮

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哥林多後書8章9節)。這是何等慷慨賜予我們的救贖大禮,超越所有的禮物,是你我生命中所接受過最偉大的禮物!

這個聖誕節,留心耶穌的作為與同在!


2003年的平安夜,知名畫家藤村真琴召集了其他藝術家,在東京的佐藤博物館辦了場派對。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捐了自己的作品到義賣會,要為阿富汗的孩童募款。藤村先生同時也是個住在紐約的熱心基督徒,用過餐點後,他便跟大家分享聖誕節的的真實意義,並且告訴大家,身為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可以為這世界帶來多少盼望!


回想當時的情景,藤村寫道:「我相信當晚,耶穌親自來到派對,造訪了那群可能根本沒聽過他名字的藝術家。我猜想其中有些藝術家,當他們在畫室賣力創作,試圖透過他們的畫作傳達和平時,已經感受到耶穌的同在;一切創造力的恩賜,就像指引博士們的星辰般,直接指向在伯利恆的馬廄。」


保羅寫到,上帝使用各國各族的人,「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使徒行傳17章27-28節)。


在最想不到能見到主的地方,我們應該留心他的同在!耶穌可能親自造訪每個聖誕派對,畢竟,這是他的生日啊!

上帝的同在,是他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永生神就是靈,智慧廣無邊,深居在光明中,肉眼不能見。

眾聖徒獻頌讚,求助我瞻望,在寶座所隱藏,聖天父榮光。

相信上帝,相信神蹟;不信上帝,不信神蹟

感謝主,雖然我們活在世上,撒但的陰影常遮蔽你榮光,但是我們迫切期盼那日快到,你全然榮耀再次照亮受造,阿們。

十二月的渴望

十二月是人們慶祝神蹟的月份。猶太人傳統中的光明節(Hanukkah)是為了記念:當初只靠一點點油,油燈便在聖殿燃燒八天。聖誕節則是慶祝「世界之光」的來臨,也就是上帝道成肉身──耶穌的降生。

神蹟普遍被認為是和自然科學相互矛盾的,但真正的神蹟,卻能讓我們認識到上帝在世上的超自然力量,這力量超越我們所理解的物理法則。

在十二月,我們大多數人似乎願意暫時放下懷疑,對超自然現象不再那麼抗拒,就算是沒信仰的人,也願向神蹟低頭。在內心深處,人人都希望相信:黑暗、疾病和死亡是可以被勝過的!
或許神蹟中最不可思議的,是上帝行超自然力量的本質。聖經接近結尾的章節,也向我們確保「十二月的渴望」──渴望一切的美好,是可以成真的!「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有一日,上帝將終止撒但邪惡的支配,以他自己的公義統管世界,做宇宙中正直的管轄者!

基督降生將上帝帶入人間;十架上的基督將人帶至上帝面前

聖誕嬰孩成為我們的救主。「快來向他頌揚,至聖嬰孩新生王」。

上帝賜予最崇高的禮物,激發出最深層的感恩

榮美的救主,統管萬國萬民,他是神子又是人子;榮耀與尊貴,頌讚與崇敬,都歸耶穌永不止息。

哈利路亞

音樂家韓德爾在1741年窮困潦倒之際,接受了都柏林慈善機構的委任,創作一個音樂曲目。這個樂曲是要在一個慈善音樂會中演出,目的是為了籌措善款,讓那些欠債的人不至被送入監牢。他接受了這個工作,並開始日以繼夜地創作。

在短短的24天裡,韓德爾創作出知名的彌賽亞樂章,當中包括「哈利路亞大合唱」。在創作的期間,他從未踏出家門一步,而且經常餓肚子。有一次,他的僕人甚至發現他趴在自己樂譜上流淚。回顧這樣的經歷,韓德爾寫道:「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我自己在作曲,還是得了異象;我想只有上帝才知道。」之後他也說:「我想在過程中,我確實曾看見天堂以及上帝。」

當我聽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時,我十分感動;相信你也是。但是,可別僅僅停在欣賞的階段,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敞開心靈,以信靠和渴慕的心來迎接這位彌賽亞。正如以賽亞書9章1-7節中,記載了對彌賽亞的應許:他以耶穌基督的樣式來到我們中間,成為我們的救贖主。「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6節)。

世界之光無斷電的危機

當我們與上帝那毫無窮盡的力量相通時,我們才能活出上帝的標準。我們該如何做到呢?這便得藉著每天尋求上帝的面,並求上帝將聖靈充滿我們。

充滿人心神掌權,徹底除盡眾偶像;領人認罪得真理,如你所願能得力。

唯有耶穌永流活水,能解除我們對上帝的渴望

盡飲上帝良善信實,懷疑恐懼毫無餘地;上帝話語活水純淨,人得涼爽潔淨清新。

認識上帝就像拆禮物,每層都有新發現


我願更多效法耶穌,救主旨意更多領悟;懇求聖靈作我導師,教我學習基督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