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加拉太


當我開著車穿梭於鄉間時,看見一間名字奇特的教會,叫做「加拉太教會」,這個名字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是因為我認為若非地理因素,沒有人會給教會起這樣的名字。
研讀加拉太書,經文顯露出它是使徒保羅最激動的書信,因為當中批評加拉太人信從別的福音,想靠守律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而非靠恩典得到救贖。我們都知道,加拉太教會肯定不是一個教會的好榜樣。
的確,加拉太的信徒企圖靠自己的努力來取悅上帝,而不是信靠祂,所以使徒保羅指責他們:「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3章3節)
就像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賺得與上帝的關係一樣,我們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使靈性成長,保羅對加拉太信徒(與我們)的提醒是:在生活中透過聖靈的工作,倚靠上帝便是與基督同行。
如果我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更像耶穌的話,我們就像加拉太的信徒一樣,自欺欺人。
放下無用的努力, 俯伏在主的腳前; 為要完全榮耀主, 單單靠祂立主前。

聖靈是基督徒能力的泉源。

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是以一個受苦之僕的身份來臨,祂以此向人類表達祂的愛與認同。在猶太人的心目中,他們從沒有也不願他們所期望的彌賽亞,竟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被人藐視的。  

愛有一面的表達是認同與承擔,當愛一個受痛苦的人,就要進入他的痛苦中,與他一同渡過。耶穌進入因罪而受痛苦的人類中,就甘心承受這一切的痛苦,甚至要忍受人類對祂的誤解和譏笑,較人類承受更多的痛苦,使人明白神無條件的大愛。  

耶穌為人類默默承受一切罪惡的刑罰與痛苦,但卻被人類認為祂是罪有應得,被神擊打苦待。為了愛,耶穌默默忍受了這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沒有一句埋怨,也沒有一聲伸訴。  

今日我們表達愛的時候,很少想到要面對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代價,我們總是期望?對方有同樣的回報,因此常感到失望與埋怨。仰望這位彌賽亞,默想當你背叛祂、埋怨祂的時候,祂是怎樣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