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愛是隱藏自己


要學習愛就需要先學習隱藏自己,意思是放下自己。愛在本質上是要求謙卑、捨己,才能傳遞給別人。我們罪惡的本性與純潔的愛的本質,永遠都是在對立中。罪惡的本性要求我們不斷表現自己。「我」是最重要、「我」是最偉大、「我」是最有愛心;可是,在愛裏,「我」卻不是最重要,「別人」才是最重要,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  

任何帶有自誇、張狂的動機和行動,都不是愛,只是利用愛的外衣來滿足自我的慾望,但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慾望會在人的心裏,進行種種的欺騙,使人相信自己是在表達愛。  只有付出愛而不問結果的人,才能隱藏自己,並且暗暗為對方得了益處而感到高興。正如耶穌教訓我們,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事情。  

在今日一個非常強調功勞的世界裏,要放下自己就更需要我們更加倍的努力,更要常常默想耶穌為我們所作的,才能更謙卑追求愛。

看顧生命的愛


愛的默想與生命的經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愛並不是理念的知識。詩篇廿三篇是三千多年來不朽的詩篇,原因是這首詩篇表達了大衛在生命中對愛的深刻體會。  

這詩是大衛晚年之作品,他回顧自己一生,深深感受到神看顧生命的愛。在他牧羊的童年,他看到神的供應及引導,享受著神的預備,在身心靈的需用上都充足,這種愛是深入的,也是豐盛的。  

當大衛經歷人生的苦難時,他體會神的安慰與同在,這不是說大衛沒有驚惶、恐懼與壓力,每一天他都要面對,心靈極度疲乏,神的愛成了他唯一的支持,一步一步經過。當大衛面對重重的攻擊與羞辱時,神就成了他的榮耀與尊重,「愛」成為大衛的力量。  

只有經歷到生命和神愛的人,他才能向別人施予這樣的愛。每一個人都是軟弱的,需要更多彼此接納、彼此支持,才能經歷人生各樣的艱難。願你多思索生命,默想神看顧生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