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真實的憐憫,是有行動的愛。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使徒行傳11章24節)

在科羅拉多卡森堡擔任總指揮官的兩年之中,陸軍少將馬可.葛拉罕以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而贏得美名、受人愛戴。一個美國陸軍同僚說:「我從未遇過這麼一位將軍,他滿有憐憫,且在乎士兵及他們家人的福利。」馬可將軍的一個兒子死於自殺,另一個兒子在軍事行動中喪生。在這之後,馬可和他的妻子卡蘿便致力幫助士兵及其家庭,協助他們面對兵役中的壓力、憂鬱和失喪。

在使徒行傳中,有位基督的跟隨者以對他人的關懷聞名。他的名字是約瑟,但在初期教會,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勸慰子。當其他人質疑剛信主的掃羅信仰有多真誠時,是巴拿巴為他擔保(使徒行傳9章26-27節)。之後,巴拿巴帶掃羅從大數去教導安提阿的信徒(11章25-26節)。那稱為馬可的約翰在先前的宣教旅程中途退出後,也是巴拿巴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15章36-38節)。

憐憫,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行動,也該是我們日日事奉所應有的心態(歌羅西書3章12節)。藉著上帝的恩典,盼望我們能夠成為眾所周知,滿有憐憫的人。

求主賜我憐憫心,幫助世間悲苦人;告訴他們基督愛,會使靈魂得慰藉。

揀選與找住


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廿五23)

在聖經的記載裏,論及關乎出生的事上,也許雅各與以掃誕生的事蹟,要算是詳盡而獨特了。利百加在懷孕時,顯然是極其辛苦。然在求問中她得到神明明的解釋:「兩國在妳腹內,兩族要從妳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這段話正表明了有揀選的存在這事實;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神是怎樣的一位,祂是堅決憑其意決定揀選這人,放棄那人(瑪一2-3),因為一切事物都屬祂,且唯獨祂能洞悉一切內在的事。請緊記,這揀選決定時,他們尚在母腹中,所以與行為善工無關。神的揀選是堅毅而執持的,足以成為一個應許與諾言。
  
雙胞胎的老二 - 雅各,是以手抓住大哥以掃的腳跟而出來,也因此而命名。「雅各」這名字的意思也有「騙子」的意味,尤指狡猾多智的特徵。無疑在雅各的性情裏,就流露著一種奪取與抓住的傾向,他對所執持的事往往死纏到底,直至擁有才止。雅各的執著雖使神為他留下餘地,然其中的人性太多了,實需更深的雕琢呢!

潘金福的饒恕


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六37)

饒恕使人的心靈得釋放。主怎樣饒恕我們,我們也要怎樣饒恕得罪我們的人。30多年前的越戰,對當時只有九歲的潘金福有一段永遠難忘的回憶:在1972年6月8日,她所住的村子被美軍飛機空襲,炸彈使整片地區陷入火海,她全身被燒傷,赤裸著驚惶失措,嚎啕大哭地奔離村莊。這幅戰火餘生,失魂落魄的情景,被美聯社記者鄔尼克拍下刊登,轟動全球,大家對這位越南小女孩寄予無限同情。

潘金福以後挺過了17次手術,終於活下來。而更了不起的,是1996年這位劫後餘生的女子,受邀往華盛頓陣亡將士紀念碑發表演說。她說:「如果我今天碰見30多年前,當日在美國軍機上投彈的駕駛員,我會饒恕他。」會後,出乎意外,一位滿頭白髮的美國人站在潘女士面前,說:「我很抱歉,我就是當天投彈的飛行員。妳能饒恕我嗎?」潘女士說:「我會原諒你,因為我是基督徒。」潘金福已把昔日所受的傷害化作積極的動力,到處遊說,呼籲世界和平,而且她是「金福國際基金會」(International Kim Foundation)的主席,向戰爭受害者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