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悔改是痛恨罪惡,唯恐避之不及。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3章2,8節)

醫學研究顯示,那些動過心臟繞道手術的病患,雖然都知道要改變生活方式,否則只有死路一條,但仍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沒有改變。很典型的例子是通常在手術後的兩年裡,病人並未更改他們的生活方式。看來大部分的人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改變。

猶如醫生為了預防猝死,向人宣導如何改變習慣來保健身體一樣,施洗約翰向人們宣講了如何從靈命上改變的信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3章2節)他是在為上帝統治的終極顯示──彌賽亞救主耶穌,預備道路。

悔改代表改變一個人對上帝的心智跟態度,最終這也會改變一個人的行動和決定。若是悔改,且接受基督死在十架上表達的赦罪之恩,那些人就將免於靈魂的滅亡(約翰福音3章16節)。悔改包括要以虔誠的哀慟來坦承罪惡,之後要離棄罪惡。施洗約翰當時就是呼召人們改變生活方式,以榮耀上帝的方式而活。

今天,主仍然在呼召我們悔改,並結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實(馬太福音3章8節)。

悔改乃是遠離罪惡,摒棄過去所愛之罪;絕不重犯真心悔改,讓人見我為罪痛悔。

錢令人忘記神


恐怕我飽足不認祢,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三十9)

不少信徒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很難不涉足證券或金融產品的買賣,投資與投機之間的界線,有時也很難劃分。但不論從事哪方面的經濟活動,這個箴言中唯一的禱告給我們一項重要的提醒:財富可以使人忘記神。就如傳道書所說:錢能叫萬事應心。」(十19)有了金錢,人就容易只靠自己,靠金錢本身,令親情冷淡,令人對神失去信靠之心。不單個人如此,甚至教會或基督教組織也如此。

金錢另一種令人忘記神的方式是使人不再顧念弟兄之情。在尼希米記中,便曾記述以色列人重建城牆後,一個令尼希米頭痛的問題,是他們當中一些社會的權貴做了違反律法中向弟兄放貸取利的事,以致有些同胞連兒女也要典賣(參尼五1至12)。人類在社會上藉經濟手段進行掠奪,令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原是古來已有的問題。太過窮乏,固有可能鋌而走險,褻瀆主的名;但更根本的問題是,社會上富足的人能否顧念貧窮的弟兄,還是不斷只求自己的進帳更多?

世界的智慧


人類自我發展越大,就會更重追求智慧、聰明,這種聰明可以有幾方面:一、反應敏捷,話頭醒尾。二、擅於佔便宜,不斷在人身上攫取利益。三、在知識上聰明。但這些全屬世界的智慧。
  
世界的智慧是來自人的自我,乃是要誇耀自己,要爭大,與滿足自己的驕傲,炫耀自己的能力。這樣,人就會慢慢的遠離神,並且與神為敵。這樣的智慧,在神的眼中其實是愚拙的。
  
為何是愚拙呢?原來這樣的智慧是來自自我的情慾,內裏存罪惡的意念,終有一天,人必定會承受自己罪惡的結果。而且這樣的智慧都是虛妄的,是虛幻的,為要增加人的驕傲,因為萬物都是屬於神的,都是由神所賜的,故此人自我的誇耀,只是不認識自己的無知而已。
  
不要追求世界的智慧,以滿足自我的情慾,總要謙卑,細察神在萬物中的作為是何等的奇妙,就會發現神的智慧比人的智慧更超越、更清潔。

屬肉體的信徒


保羅面對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坦白指出他們是屬肉體的,在靈裏仍是未成熟的,因為在他們中間有結黨、紛爭、嫉妒的事情出現。
  
這些事都是屬乎肉體的,乃是自我情慾的表現,當人看重自己的位置,看重自己所跟隨的是否是一個大人物,都是在表現自我。所以他們都爭說自己是屬保羅的、屬亞波羅的。
  
人都是喜歡自己與某些重要的人物拉上關係,以提高自己的身價,滿足自己虛榮的自我心態,隨之而來的,就是嫉妒與紛爭,彼此傷害所建立的關係。
  
其實,在神眼裏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各人有當站的崗位,完成神的托負,所以不應隨從自我的情慾,抬舉任何人,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滿足自己的情慾,成為一個屬肉體的信徒,與世人沒有分別。
  
今天在教會中,仍有很多像哥林多教會屬肉體的信徒,常因自我的情慾而結黨紛爭,這樣信徒的生命就不能彼此建立。我們實應以哥林多教會引以為鑑。

產業很多


「擁有」是暢快自己的一種方式,人擁有東西越多,越會覺得自己是豐富,這種滿足自己的佔有慾,正慢慢地佔據人的心。
  
當一位少年的官跑到耶穌跟前,熱切地想得到永生,誰知耶穌卻向他提出一個似乎不合理的要求,「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你還要來跟從我。」這人擁有非常、非常多的產業,變賣一切變成一個窮人,這是他從未想過的。
  
今世有錢,來世有永生,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嗎?今世可以滿足自己一切的慾望,來世也可以得到上天堂的保證。可是這只是自我的想法,自我想佔有一切,包括神在內,這是非常可怕的!
  
耶穌知道這人要與神建立密切的關係,一定要放下自我,放下一切攔阻他與神建立關係的產業。放下擁有,才能成為靈裏貧窮的人,得神自己。可惜,他的自我無法降服,仍是執他自己所擁有的,結果他就要憂憂愁愁的離開耶穌。

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師傅


現代人所追求的享受,是自我情慾的滿足,其中一種是聽覺享受。今日的高科技正在幫助人增強這些情慾。
  
保羅早已提醒提摩太,末世的時候,人會隨從自己的情慾,選擇他自己愛聽的事物。今日的人比保羅時代的人更有能力選擇自己愛聽的,無論是電台、電視,錄音帶、錄影帶、有線電視……等。不單如此,保羅更指出人會不斷偏向荒渺的言語,意思越是迷信、荒誕的事,人就越喜愛去聽,這都是暢快自己的情慾。
  
當人放縱這些情慾後,人就更厭煩純正的道理,放棄需要更多思考的事物,更拒絕那些對付自我的道理,整個生命就受到自我完全控制。
  
弟兄姊妹,你有警覺現今生活已經不知不覺地強化我們自我的情慾,漸漸你對神的話開始感到厭煩而拒絕嗎?時候已經到了,基督徒更要小心控制自我的情慾,不要只追求感官上的滿足

又吃又喝又買又賣


在主再來以先,人的自我會越來越強,終日所思想的都是為滿足自我的情慾,暢快自己的心。

耶穌在預言中指出,祂再來的時候,人的心會像挪亞和羅得時代的人一樣,都有末世現象的特徵,就是只追求享樂和自我的滿足。

一、 又吃又喝 - 人只為滿足頃刻肚腹的情慾,不會思念屬靈的事物,更不會追求生命內涵的操練。
二、 又娶又嫁 - 表明了人已經失去追求真愛,人不再重視婚姻的意義,只追求一殺那間的感覺,婚姻貶成了一種交易,而非一種盟約。
三、 又買又賣 - 人追求金錢的實利,不再重視工作的神聖,從買賣中獲取利潤,不肯付代價追求更有意義的事物。
四、 又耕種,又蓋造 - 人追求更多物質上的享受,物質的富裕,豪華的居所都是為體貼自我的情慾。

自我的情慾可以把這一切變成了合理的包裝,使人覺得自己滿足和暢快是應當的,可是貶低了更多永恆價值的事物。

接受從人來的榮耀


自我除了可以滿足人肉體的舒暢外,也可以滿足心靈的舒暢,在自我的情慾中,虛榮心是其中一種明顯的情慾,自我陶醉於一殺那間的稱讚,處處在人中間爭奪榮耀。
  
耶穌清楚指出猶太人不能信祂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律法中想建立自己的榮耀、地位。他們研究聖經並不是真誠的,也不是謙卑的,他們都用自己的標準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文,以求達到提昇自己身份的目的,因此,他們完全看不見神的啟示,看不見猶太人的等候,如今已在他們眼前的彌賽亞。
  
「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猶太人所重視的榮耀,是來自人的自我的,他們都陶醉於無數人的美名,誰知自我的情慾越大,人背離神也越深,甚至看不見神。
  
不錯,接受人的榮耀是蠻舒服的,在人中間可以享有超然的地位,可是人若滿足自我的情慾,就會失去神的榮耀、生命的損失也就更大!

睡了


自我情慾的表現,另一種就是使自己暢快,特別是肉體上的滿足,這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甚至是終日纏繞人的生命,使人沉溺在其中而不自知。
  
耶穌在面對一個最重要的時刻,面對十字架的痛苦,這刻實在需要祂最親密的門徒的支持,與祂共渡這時刻,可惜門徒卻無法擺脫肉身的情慾 - 睡了。耶穌的心極其痛苦與失望,祂對彼得說:「你睡覺麼?不能儆醒片時麼?」
  
是的,儆醒片刻是需要運用意志力,來對抗從自我發出的種種慾念。儆醒的困難在於每一分鐘也要克服身體的困倦,使自己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這樣才會知道自己生命的方向,也不致敗於自我的情慾中。
  
可惜,「睡了」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滿足,不單在肉身上追求這種滿足,在靈裏也是如此。有人寧願沉睡,也不願儆醒,這都是自我的表現。人生千萬不要單追求肉體上的滿足暢快,也要不斷學習操練,生命才會有提昇!

不認主


通常一個人到了危急的關頭,就會顯露他的真我。在平安穩妥的日子,人可以誇口他多麼愛主,多麼願意為主犧牲,可見到了危難的關頭,可能卻是另一種的表達。
  
彼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相信沒有人否認彼得是愛主的,他的坦率與真誠也成了門徒的榜樣。可是,他仍是未有對付裏面的自我,專愛自己的罪惡本性尚未淨化。當耶穌被捕以後,彼得冒生命的危險也前來打聽耶穌的消息。
  
當他被人識破他的身分後,他意識到自己生命的危險,自我的情慾就控制了他生命,昔日在主面前的豪氣不見了,在一個使女面前也否認認識耶穌,甚至最後是發咒起誓否認主,可見自我的力量何等可怕。
  
你有否曾在未信的人面前否認自己是基督徒嗎?是因為抵受不了被藐視、被排擠?你有否在家人面前否認主嗎?你有否在物慾的支配下否認主嗎?當人逃避為基督受苦,逃避未信的人攻擊,自我就控制你的生命。小心!不要因為自己而否認耶穌!

主!容我先去


跟從耶穌是一種生命的委身,無條件降服於主前,接受一切的困難。故此,這樣的要求,就成了與自我最強烈的對立。
  
當耶穌向人發出呼召:「來跟從我!」人的自我就會作出反擊。聽聽耶穌講道是好的,信耶穌也無妨,跟從耶穌就不能了,因為「自我」知道跟從耶穌是需要付上代價,也要吃苦的,所以專愛自己的心就在裏頭發動了,「自我」狡猾地說:「主!我很想跟從,不過容我先去……。」
  
「容我先去」是一個最好的藉口,有甚麼比親情更重要呢?容我先去服侍雙親,待他們死去,我才跟從耶穌吧!主,慢慢再說吧!「延遲」永遠是自我利用的最好工具。
  
耶穌說:「手扶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天國是不容人延誤的,也不容人的自我逃避種種的困難,他對門徒的要求是嚴格的,也是迫切的。
  
你愛自己或愛神多呢?人可以為自己付上一切,卻沒有人肯為神放下自己。

收藏自己的一切


現代人生活雖然富裕,但憂慮也越來越多,因為害怕失去,故對明天越來越沒有把握,所以積榖防饑,拚命為自己累積財富的觀念,越來越被重視。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正是自我的表現,它在告訴你:「要好好為今生打算,生命的富足就在乎你擁有多少財富。」為此,人要不停為自己收藏一切,怎知,人曉得越愛自己反而會越傷害自己!
  
為自己打算本是好的,但不是按自我的情慾;只為肉體的享樂滿足而追求,這會引致更大的貪心,使生命耗損於無盡的情慾中。耶穌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再者沒有人能曉得自己的壽歲,所收藏的畫歸徒然。
  
自我的情慾驅使人為自己收藏一切,使自己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可以控制生命的一切,而沒有倚靠神。神提醒:「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要歸誰呢?」今日你的生命願讓自我不斷控制,專為自己打算,還是交給神,讓祂引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