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信心領頭,勇氣相隨。


「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母耳記上17章37節)

美金一分錢通常被視為最不值錢。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分錢,很多人都懶得去撿。但是,有些慈善機構發現,一分錢可以累積成一大筆錢,而小孩子是一分錢的捐獻者。正如一位捐獻者說的:「小小的捐獻可以造成巨大的改變」。

聖經關於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中,記載了一位看來不起眼的人,他對上帝的信心超過了他身邊那些比他強大的人。當大衛自願去迎戰巨人歌利亞時,掃羅王說:「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撒母耳記上17章33節)。但是大衛對那曾經拯救他的主有信心(37節)。

大衛並沒有罹患「一分錢症候群」。他在面對巨大的問題時,並沒有感到自卑和無助。如果他真的受到掃羅悲觀的言論或歌利亞的威脅所影響,他就什麼都做不成。反之,他勇敢地去迎戰敵人,因為他信靠上帝。

在面臨像千萬元赤字般的難題時,人們容易感到自己像「一分錢」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然而,若我們在任何境況中都遵從主,信心就會逐漸加增。總體而言,我們信心的行動,不管大或小,都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每「一分錢」都有價值。

你的信心看起來,或大或小不重要;生命旅程多變幻,關鍵是你信靠誰。

被騙的反應


雅各也與拉結同房,並且愛拉結勝似愛利亞,於是又服事了拉班七年。(創世紀29︰30)

七年的日子終於滿了,雅各滿懷高興地提出要迎娶拉結。但他絕料不到自己以勞苦血汗為聘禮的婚姻,竟被拉班出賣。他確實遇上一個比他更狡猾、更會用手段的人。以往他曾以謊言及手段欺騙父親的祝福,但如今卻被拉班欺哄他的幸福婚姻,深嚐了被騙的滋味。
  
成婚之夜,或許是醉酒或是黑夜之故,他未及發覺受騙,及至醒來才發現身邊的人不是心愛的拉結,而是利亞時,他不禁向拉班勃然質詢:「你向我作的是甚麼事呢……你為甚麼欺哄我呢。」從語氣中可知他是義憤填胸,極其悲痛。也許正當他如此反應時,也憶及以撒和以掃。無論如何,此際的雅各,在其抓住的性格中,也有了公義與責任的質素了。
  
雅各沒有因此放棄拉結,他執著、肯定對拉結的純一愛情,他不惜付代價,甘願再為她多作七年的苦工,這無疑是雅各感情性格裏高貴的一面。無論對屬靈祝福的抓住抑或對愛情的堅持,他都流露了其單純鍾愛的特質,我們深信神愛他、抓著他,為要提昇他這方面的氣質能有更多神的叫性情。

等候神

「等候神這件事,無論在神的本性或人的本性方面,都是有同等深切的需要。」慕安德烈

得力秘訣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四12至14)

聽過某富豪的故事,年輕時與妻子同甘共苦,建立事業;但有朝出了頭,生活富裕起來後,便四處拈花惹草,最終離婚收場。人不認識生命之道,缺乏從神而來的智慧,即或得了富貴,人生仍會一蹋糊塗。

保羅教導我們生活的秘訣,是倚靠加給我們力量的主耶穌,因祂是神,祂是生命的源頭。我們倚靠祂,困難時不會失去盼望和勇氣;身處安逸富裕中,也不會揮霍放肆、毫無節制。倚靠主,在任何處境中都能有生命力,能散發出基督的香氣。保羅即使被囚在監獄中,仍能滿有生命的喜樂,並寫書信勉勵其他人倚靠主。主耶穌是我們唯一的能力之源。

你目前是處於甚麼景況呢?是卑賤?是豐富?是飽足?是缺乏?要回到主那裡,全心信靠祂,你必得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地上的快樂絕對比不上天上的喜樂。


「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

每個星期天,一對小兄弟都會坐在教會的第一排椅子上,看著父親帶領主日崇拜。一天晚上,孩子們上床後,父親聽見有個兒子在哭。父親問兒子怎麼了,男孩遲遲沒有回答。後來,他說出心裡的話:「爸爸,聖經上說我們要在天堂裡敬拜上帝,直到永遠。那也太久了吧!」原來男孩以為,天堂裡會像父親在主日時帶領的那樣,是一場長長的主日崇拜。所以天堂對男孩來說,還真是無聊透頂!

我真希望我們能有多一些關於天堂的訊息,但是有一件事我很清楚,無聊絕不是形容天堂的正確詞彙。我們會看見從未見過的美麗事物,包含「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啟示錄22章1節);我們會經歷「上帝的榮耀」照亮了天堂(啟示錄21章23節,22章5節);我們還會享受不再有痛苦和憂傷的生命(21章4節)。

是的,我們在天堂中將永遠敬拜上帝。「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5章9節),眾人將歡喜地讚美耶穌是尊貴的羔羊,為我們被殺,又從死裡復活。(5章12節)

是的,我們將會永遠沉浸在與主同在的榮耀中,但是沒有一刻會是無聊的!

在天堂將要面主,我們要更加像祂;讚美主,服事主,從今時直到永遠。

與主晤對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可一35)

他們就滿心大怒,彼此商議怎樣處治耶穌。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路六11至12)


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和噪音的世界中,天天被不同世務纏繞著,身處擁擠人群裡,我們哪有獨處和反思的空間呢?

主耶穌出外傳道,跟隨的人很多,十二門徒更與祂同住。祂所到之處,醫病趕鬼,追隨的人日多,這樣,主哪裡有寧靜禱告的空間呢?但門徒們發現,祂沒被環境困住;反而常主動尋找獨自禱告的空間,有時在曠野,有時在附近的小山上。即或是主,也需要有不被打擾的空間。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裡,我們需要獨處,需要寧靜,需要將生活的經歷整理和沉澱,方能尋找到神的旨意和方向。寧靜地獨處有助我們明白神對我們的召命,檢視已過的昨日,省思未來的方向... ...。不論是一早起來到曠野,或是遇到困境後跑到山上去;是預先、刻意安排的,抑或臨時決定毅然起行。總之,獨自與主晤對的時間和空間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