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屬靈的戰爭

今日人類的文明雖然有很大的進步,可是因人類罪惡所引致的大小戰爭,卻沒有絲毫減少,使無數國家陷入痛苦之中,千萬人痛失親人、家園。除了肉體上的具體戰爭外,今日人類其實同時也是陷入另一場非血氣的爭戰之中,就是屬靈的戰爭。  

保羅在傳道的日子中強烈地感受到這場屬靈爭戰,敵人就是撒但,牠的武器就是用各樣的計謀來挑動人的罪性和情慾,人沉醉在罪中之樂,種種貪婪、自私、嫉妒離間人彼此之間的愛,終陷入無法自拔的境況,甚至人的自我也被牽動,變得自高自大敵擋神。  

這場戰爭的戰場就在人的心裏,當撒但愈侵佔人心的幅地,人就愈會離棄神,不肯順服基督。保羅從不敢輕看這戰爭,也不敢靠血氣來爭戰,他只靠神的大能攻破撒但的計謀,把人心奪回。  弟兄姊妹,你有意識到你正活在一個屬靈爭戰的年代嗎?小心你和自己週遭的人的心被撒但奪去,我們正在面對一場不是屬血氣的爭戰!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忍耐

「忍耐是引發內心的力量;雖然從自然的觀點來看,好像只不過是咬緊牙『苦撐下去』;其實,它裏面卻蘊涵強大無比正面的能力。」保羅‧顧特曼

得勝的生活

「如果想要過得勝的生活,這似乎意味著我們必須甘心樂意地下定決心,安息在祂的能力而非我們的力量裏。」高力富

城牆缺口


古代,為了抵禦北方異族的侵犯,中國建造了長達6400公里的長城。第一座長城是公元前259至210年的秦始皇所建。但是在公元1644年,滿州人突破長城入侵中國。他們能進來的原因是一位明朝的將軍接受了賄賂,並打開城門。


在重建古耶路撒冷的期間,尼希米清楚察覺反對勢力對重建城牆的威脅,所以他下達持續守望的命令。一半工人守望,另一半重建城牆(尼希米記4章13-18節)。


身為一名基督徒,我們必須警醒,不讓我們屬靈城牆的防衛有缺口,即使是最成熟的信徒也無法承受疏忽的後果。


使徒約翰警告的三種敵人分別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約翰一書2章16節)。這三種敵人會將我們擄掠,而遠離上帝和他的話。或在我們生命中造成缺口而讓敵人趁虛而入。


今天,讓我們警醒遠離試探,因為疏忽的缺口會引罪入門,使我們深陷罪惡之中,難以自拔。不要讓城牆上有任何的缺口!


罪不總是面目猙獰,它有時像漂亮玩具;吸引目光迷惑人心,悄然竊取喜樂之趣。


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2章17節

種植時節

在這個世上的某處,此刻有個農夫正在撒種。撒下的種子就開始改變原有土地的生態,已預備好的土壤今天看似空無一物,但是明天即將成為豐收的土地。

同樣地,新年所下的決心象徵著能改變我們或他人土地的種子。聖法蘭西斯的禱告就是一種典範,他渴望讓這受傷的世界變得更正面、積極。

主啊,讓我作你的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你的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的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你的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喜樂。

農夫若種下麥種也必定預期會收穫麥子,這是播種和收穫的普世定律。保羅用此比喻來對應屬靈的原則。「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6章7節)。我們的罪性是「滿足你自己」,然而,聖靈鼓勵我們要討上帝的喜悅。(8節)

今天就是播種的時節。上帝應許:「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9節)

縱有灰暗仍撒種,豐收交在主手中;衷心服事全為主,他會獎賞你的工。

為明日的美好收成,今日就要小心撒種。
你的信實廣大,我神我天父,在你永遠沒有轉動的影兒;永不改變,父神每天施憐憫,無始無終上主,施恩不盡。

隨著年歲的增長,上帝的信實持續加增!

認識神

「只憑耳聞而認識神的人,會自以為成了要人;憑眼見認識祂的,卻會看到自己甚麼也不是,只是塵土和爐灰。」江守道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祝福

求使我成為祝福,歡喜傳達主信息;求主用我祝福人。拯救靈魂傳福音。

上帝賜福我們,好讓我們把祝福帶給他人。

經靂

「當一人深深體會到神的偉大、聖潔、全善和救贖大愛時,就必引發出敬畏尊崇之心。這種敬畏尊崇之心就激動人去過敬虔生活來討神的喜悅。」張德泉

認識神

「人認識神的時候,就不在乎損失和苦難;他所獲得的,足以把這些一掃而光。」巴刻

思想神

最後,以利戶提醒約伯,還要多思想神和神奇妙的作為。這是他要跳出人生困惑的惟一方法。  神行奇妙的大事,人不能測透。「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十五9)祂所行的,必有祂的意念而並非無因。就如雲雨,也正聽祂的吩咐飄行,並非偶然或無目的,而是或為責罰,或為潤地、或為施行慈愛而降。因此,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也並非偶然,是有祂的准許和意思。  在痛苦中的消極意念,不應再有。人豈可自願滅亡,而不珍惜生命!人在苦難中,就像被密雲遮蔽,暫時看不見穹蒼的光亮。但風吹過後,天又發晴,人再能重見天日。宇宙就是這樣的永不改變,只有人的際遇有所不同。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忍耐的等候暴風過去。有一天,或在人生之後,或在短暫的人生裏頭,人總可以再見神。  神是全能者,人也不能測度。因此要信靠祂,堅定不移。雖然我們對祂的認識,實在很少,但有一些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祂大有能力、公平和公義,也必不苦待人。我們不可置疑祂。「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麼?」(約十一25-26)

虛心

「『虛心』是完全沒有驕傲、自信及自恃,這表示我們在神面前的時候,知道自己一無所有。」鍾馬田

等侯神

在人生困惑中,若我們多想神,少想自己,或許我們會少發虛妄和無知的言語。因此,以利戶鼓勵約伯多仰望神。穹蒼是多大多高?為甚麼人們總是狹隘地看「自己」多於看「神」,當人只看「自己」,就會埋怨「犯罪」與「不犯罪」有何分別?但當人專看「神」的時候,就會想到「犯罪」與「不犯罪」有何益?又有何損?難道因我們有義,神就有罪嗎?人的事對神有何關係?至高至大的神何須理會世人的事?  事實上,神並不因祂的至大而不理會人。祂使人夜間歌唱,也教訓人勝於走獸和飛鳥,祂賜雨、也賜糧。所以,約伯的案件,必定已經在祂面前,只管等候祂吧!「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廿一1-2)  在等候的時候,勿忘稱謝神。讚美可以使人提升,少看自己,多看神。可以使人少埋怨、少消極、少急躁和少無知;而多安靜、多信心、多智慧、和多忍耐。當你疲乏的時候,等候神吧。急又有何用?「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實踐與動力

「當我們真相信我們的行為有永恆的迴響時,我們才會更認真的去執行每一個行動。」勞威廉

禱告

「我己經了解與學會:如果我想成為一個真傳道人,必須藉信心與祈禱。當我發現我的心在祈禱上就序,又感到自由無阻礙時,其餘的一切就比較容易了。」牛頓利查爾

「愛,了解需求,了解肉體與精神層面的需求。愛能看透人的心事,能聽懂人的傾訴。愛能安撫、觸慰人的肉體與心靈。」里奧‧巴斯卡力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保羅在極度注重勝利的希臘羅馬文化裏長大。所以當他表達基督教真理,他使用聽眾能聽得懂的辭彙。在他的書信中,他形容基督正是領我們在戰場上得勝的那一位(哥林多後書2章14-17節)。在哥林多前書9章24-27節中,他將基督徒的生活和古代奧林匹克選手的訓練相提並論。

對於該如何對待那些故意傷害我們的人,這個令我們困擾的問題,保羅使用了勝利這個字眼:「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不管哪一樣,我們都無法憑己力來施展仁愛的態度。但是在基督裏,我們有屬天的能力,那是古時外邦人想有卻無法擁有的。耶穌基督才是勝利的真神。


我們會勝過試煉,靠基督穩操勝券, 重擔卸在他腳下,真平安何等甘甜!與上帝一同爭戰必贏得勝利。

信心

「信心會帶給你積極的態度,但積極的態度不一定就是信心。」杜恩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自有永有的

瞻仰復活的羔羊!完美無瑕的公義,偉大不變的我是,榮耀恩典的君王。

尋找完美?唯有耶穌。

順服

「那些能以一種單純的平安及完全降服神的旨意來承受自己苦楚的人是何等有福!不抵擋的靈比一切都更能縮短及平撫我們的痛苦。」芬乃倫

順服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尋求他的人


求主賜我一顆孩子般的心,是一顆單單仰望你的信心,是那不動搖、不改變的心,是那信靠並跟隨你的信心。


與其懷疑上帝而埋怨不平,不如相信上帝而心滿意足。

偉大的武器

基督徒與人生的災難爭戰時,如果對上帝的主權有堅強的信念,能夠相信上帝有能力使他透過苦難得到永恆的益處,甚至榮耀,便是擁有最偉大的武器。」瑪嘉烈‧格克遜

偉大的武器

基督徒與人生的災難爭戰時,如果對上帝的主權有堅強的信念,能夠相信上帝有能力使他透過苦難得到永恆的益處,甚至榮耀,便是擁有最偉大的武器。」瑪嘉烈‧格克遜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不可能?

差我往仇恨與冷漠之地,到眼盲頑梗的百姓那裡;盡我一切,流血也不惜,差我往各各他的路上去。唯有意志堅強,才能棄絕報復。

敬畏與完全

「然而真正敬畏之人該有堅定之信念,人格完整之人必具確切之盼望。」唐佑之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罪」就是「罪」


打從約瑟主人之妻想要挑逗他的那一天起,約瑟就知道自己處境艱難了。美色當前,少年人又血氣方剛,這該有多難熬啊!更何況嚴詞拒絕之後,女主人必定會惱羞成怒,這一點,約瑟不可能沒有想過。


但是約瑟還是斷然拒絕了。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道德感,完全是因為他敬畏上帝,十分清楚什麼叫做「罪」。所以他才會對女主人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世記39章9節)
但是今天,很多人已經把「罪」不當作「罪」來看了。明明是得罪了上帝,卻還想玩弄文字,巧言遮蓋。這只會讓人喪失對「罪」的抵抗力,試圖輕描淡寫「罪」的傷害。


對約瑟來說,「罪」不只是「判斷錯誤」、不只是「言者無心」、更不只是「一時不慎」而已。約瑟把「罪」當作「罪」,「罪」就是得罪了上帝,非常嚴重,他沒有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要知道,上帝的道德標準是絕對的。只有把「罪」看作是上帝深惡痛絕之事的時候,人才能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


「罪」就是「罪」。換個再好聽的名字,也改變不了得罪上帝的本質,更抹滅不了人所要付上的代價。


救主是否為我罪愆,被釘十架受害?無限慈憐,無限恩典,無窮無邊的愛。


為罪找藉口的人,是不可原諒的。

「愛,了解需求,了解肉體與精神層面的需求。愛能看透人的心事,能聽懂人的傾訴。愛能安撫、觸慰人的肉體與心靈。」里奧‧巴斯卡力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奇妙受造


對於那些偶爾不想做自己,不懂上帝為什麼把他們造成那個樣子的人來說,喬治‧麥克唐納的書《大衛‧埃爾金伯德》(David Elginbrod)裡有段對話,正是說給他們聽的。


艾蜜莉女士若有所思地說:「瑪格麗特,我要是妳就好了。」


瑪格麗特回答說:「女士,我要是你的話,我寧可做上帝要我做的人,也不要做我想像中那個最光鮮亮麗的人。因為我是上帝精心設計的,他孕育我、創造我。在我能想到的事情裡,這是最甜蜜、最偉大,也是最寶貴的了。」


麥克唐納寫這一段時,大概是想起詩篇139篇17節的話:「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大衛在這首詩裡,想起自己受孕的過程,於是用生動活潑的筆法,形容上帝是如何讓他在母腹裡成形,創造出了獨一無二、上帝所愛的人來。


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失誤,而是出於上帝獨特的創造,是「在上帝意念中生的」,這真是何等讓人安慰!大衛想必是站在鏡子之前,滿心敬畏,說出這番發自內心的話:「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第14節)。


要知道,你是設計師的原創作品!因此,上帝看你,不但珍愛、尊貴,而且十分寶貝。


主造萬物,都看為好,唯獨造人,主說甚好;照他形象,親手打造,各就各位,聽神呼召。


上帝造我,獨特無倫;榮耀真神,捨我其誰。

手足之情


2005年8月8日,七名俄國船員從被漁網困住的小型潛艇上,戲劇性地被救了出來。他們在海底經歷整整三天寒冷黑暗的日子,而船裡的氧氣,只剩下不到六個小時。就在同一時間,海面上有俄國、日本、英國、美國的人員,正拼命一同搶救。最後,終於把潛艇給救了上來,七名船員僥倖地活了下來。俄國國防部長稱讚這次行動說:「他們用行動,不是言語,見證了海上男兒的手足之情。」


以弗所書談到基督徒的合一,用「上帝家裏的人」(2章19節)來形容。因為外邦人過去雖然是「在國民以外」、是「局外人」(第12節),但現在,「靠著(基督)的血,已經得親近了」(第13節)。現在已經跟猶太人的弟兄姊妹聯合在一起了。而這樣的合一,正是今天基督徒所要努力做到的。


每一位基督徒,都肩負著最重要的救援任務。因為有成千上萬的人正在步向死亡,但他們卻都還不認識基督。感謝上帝,讓我們把盼望、救恩、真理、幫助,一起帶給處於絕望之中的人。這才是基督徒手足之情的最好見證。


地不分東西南北,人無論男女老幼;因為在基督裡面,就成了愛的宇宙。


健康的教會向受傷的世界,作出美好見證。

在上帝話語中


我是個樂觀的人(我幾乎可以在每件事看到樂觀的一面),當然我也知道生活中有時會充滿黑暗與孤單。


我曾跟一些青少年談話,知道有些人擁有脾氣暴躁不堪的父母,對他們來說,放學回家的這條路走得非常辛苦。


我認識一些無法脫離憂鬱沮喪的人。我也曾花許多時間陪伴那些跟我和妻子一般,突然遭遇喪子之痛的人。也親眼見過無情的貧窮如何摧殘世界各地的人。


即便我知道以上這些情況的存在,卻不會感到沮喪。我知道在耶穌身上我們得以見到盼望。透過聖靈的引導,這樣的知識與能力得以從上帝的話語中展現。


詩篇119篇大大地鼓勵我們。當我們的靈魂「歸於塵土」,上帝的話可以將我們救活(25節)。當我們的靈魂充滿愁苦,上帝的話使我們堅立(28節)。當我們被奸詐之事所脅迫時,我們可以跟隨上帝的真道(29-30節)。我們的心可以因著上帝的命令而得自由(32節)。


你的生活壓力是否令你喘不過氣來?倘若如此,你會發現盼望、引導與知識可以幫助你,這一切都在上帝的話語裡。


倘若你的心靈乾渴,假如你正頹廢失喪,讓主話語提振你心;你會找著安慰力量。


詳讀聖經,心靈便得餵養。

禱告

我己經了解與學會:如果我想成為一個真傳道人,必須藉信心與祈禱。當我發現我的心在祈禱上就序,又感到自由無阻礙時,其餘的一切就比較容易了。」牛頓利查爾

實踐動力

「當我們真相信我們的行為有永恆的迴響時,我們才會更認真的去執行每一個行動。」勞威廉

體恤

「體恤乃是一種進入到別人的經驗裏,並能感同身受的本領。」孫德生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上帝連鳥兒都看顧,豈不看顧他的兒女?


在亞倫‧泰寧特(Alan Tennant)的《遊隼之翼》(On the Wing)一書中,他詳細記錄了遊隼的遷徙過程。這種獵禽因牠們美麗的外表、敏捷而充滿力量的天賦,成為古時帝王及貴族打獵時的最佳良伴。可惜的是,在1950年代,因為人類大量使用殺蟲劑,致使牠們的生殖週期受到影響,現在牠們已成為名列瀕臨絕種的鳥類之一。


為了挽救這瀕臨絕種的禽鳥,泰寧特在一群遊隼身上裝了發報器,以便記錄牠們的遷徙途徑。但是當他跟駕駛員駕著輕型飛機跟在遊隼後頭飛行時,他們卻常常接收不到信號。即便擁有先進的儀器,他們雖有心想幫助這些鳥類,卻無法準確地記錄牠們的活動。


那看顧我們的上帝,從來不會接收不到我們的信號,知道這一點實在令人欣慰。事實上,耶穌說:「若是(上帝)不許,一個(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情況時,恐懼會使我們懷疑上帝是否知道我們的狀況。耶穌的教導使我們得以確信上帝不但十分在乎我們,而且他也掌握萬有;他永遠不會接收不到我們的信號。


對主訴說我掛慮,告訴他我的渴望;將我重擔卸給主,此重擔非我能擔。

受苦1

「受苦是『痛苦』加上身體、情感的創傷,再加上意識到我們作為『人』的價值受到威脅,按神尊榮而受造的價值被懷疑,人永存的靈魂的命運瀕臨險境。」畢德生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坦誠禱告


將上帝與我們的關係稱作「不平等」的夥伴似乎有些可笑,然而,當上帝呼召在世上的我們去做天國的工作時,上帝便建立了一個不相稱的特別關係。上帝指派工作給人,藉此我們一起創造了歷史。當然,在這樣的關係之中有一方顯然較為強勢,這就像是頂尖跨國公司與一個擺地攤的結盟一樣。


我們很清楚,不平等的夥伴關係會發生什麼事情:強勢的會欺負弱勢的,而弱勢的那一方通常也不敢出聲。但是上帝卻不同;我們不可能對他形成威脅;他邀請我們和他交流,建立起穩定而坦誠的關係。


有時我會疑惑,上帝為何如此強調禱告時所表現出的坦誠,甚至願意容忍我們的無理取鬧。我很驚訝地發現在聖經中有多處的禱告,其實是人在盛怒之下所做出的。耶利米對不公平所發出的憤恨(耶利米書20章7-10節);哈巴谷控訴上帝的沉默(哈巴谷書1章2節);約伯則說:「求告他有甚麼益處呢?」(約伯記21章15節)聖經教導我們以完全的誠實來禱告。


上帝要我們把怨言帶到他面前。倘若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中,總是強顏歡笑地來到上帝面前,我們便是侮辱了我們跟上帝的關係。


費解問題交給他,讓他知道你所需;每日重擔擺主前,無須獨自來承擔。


禱告的坦誠度與上帝的親密度成正比。──司布真

受苦

「受苦是『痛苦』加上身體、情感的創傷,再加上意識到我們作為『人』的價值受到威脅,按神尊榮而受造的價值被懷疑,人永存的靈魂的命運瀕臨險境。」畢德生

受苦

「受苦是『痛苦』加上身體、情感的創傷,再加上意識到我們作為『人』的價值受到威脅,按神尊榮而受造的價值被懷疑,人永存的靈魂的命運瀕臨險境。」畢德生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上帝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一個110歲的以色列貝多因牧羊人因為心臟病發,而被送到別是巴醫院。即便他的年事已高,醫生們還是盡全力搶救他。這個老人被認為是史上首位成功被抗凝血藥救活的,而且還是年紀最大的心臟病患者。醫院發言人說,這位牧羊人現在已回到尼吉夫沙漠繼續放羊去了。


醫院對這個110歲的老人所做的,跟耶穌為那些一般人認為救不了的人所做的事十分相似。他在幫助痲瘋病患以及那些被社會所棄絕的人時,所表現出的能力與意願,遠遠超過了當時社會要求一個好人所能做的事。
即便當耶穌遭受痛苦時,他仍對一個瀕臨死亡的人伸出援手。那人是個罪犯,他被判了死刑,他離死亡不過咫尺之距。在那時刻,耶穌回應了他的哭喊,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加福音23章43節)。


你是否認識看似無可救藥的人?也許你認為自己也是毫無指望。聖經中的上帝是專門要救那些看似無救的老人、罪人,或是軟弱無助的人。


他把被摒棄的人,攬入自己的懷抱;他的慈愛和幫助,一如陽光正普照。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除舊迎新


那些典型的「新年決心」,不外乎是要減肥、多運動、少花時間在工作上、多點時間陪陪家人,甚至還有在開車時不用手機的決心。


我們總希望改變自己在生活中不滿意的地方,即便大多數的新年決心,通常都維持不了三個星期。


如果問問上帝在這一年裡,希望你做出哪些改變、改進,或從哪些開始做起?他可能會這樣回答你:

˙更多在生命中活出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

˙「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章44節)。

˙「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16章15節)。

˙「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希伯來書13章5節)。

˙「照他的命令行」(約翰二書1章6節)。


身為一個新造的信徒,舊事已過,我們可以從過去的老我和失敗中得釋放。我們也需要求上帝幫助,每天活出聖靈的力量,讓我們可以告別過去、擁抱將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如何活得討主喜悅?按他話語指教而行,並且信任聖靈力量,將使我們全然更新。信靠仰望上帝,決心不會動搖。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若叫別人不要管閒事,還有比引用耶穌的話更好的方法嗎?有些人很少讀聖經,但當他們想要堵住那些不入耳的意見時,就會很快引用馬太福音7章1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看來這個方法,真的是挺管用的。


但根據上下文,這段經文指的是我們應該要評論判斷,只是該避免做出不公正的論斷。此外,我們的論斷對象應該先從自己開始,耶穌說:「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第5節)。他接著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第15節)。這同樣也需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耶穌用「結果子」的比喻,給我們設立了有關論斷的標準:「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第20節)。我們需要透過結出果子的品質來檢視、判斷人,包括我們自己。這個果子不能用屬世的標準來判斷,比如我們的外表有多好看(15節),相反地,我們需要以屬天的價值來判斷,也就是聖靈在我們裡面結的果子:仁愛、喜樂與和平(加拉太書5章22節)。


我們常以外表論斷人,但是上帝從我們所結的果子來檢視我們,我們也該如此行。


活出愛的真諦,謙卑服事我主;便結聖靈之果,使他話語尊榮。

慢點論斷人,多檢視自己。

主權

「宇宙中沒有一處中立的地方:每一平方吋、每一秒的主權,神都要宣告其所有權,撒但相對地也要爭取。」魯益師

苦難

「對認真的基督徒來說,苦難可從三方面來:從別人而來;自己招致;以及從神而來。不管其起因怎樣,叫我們驚奇的,卻是藉著苦難我們學會了何等的謙卑順服。」邁爾

祢向我的心

「要你的禱告著實,能打著神,摸著神,捆住神,禱告著神,請你記得,你就必須照著裡頭恨惡罪的特性所發出來的要求,來對付你的罪,這是聖經裏頭一個大的原則。」李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