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留有餘地


以色列人曾在埃及熬過四百年艱苦的日子,作奴僕的滋味映襯出自由的可貴,神把他們從埃及領出來,使他們脫離貧窮,進到豐富之地。  


面對迦南美地,即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作奴僕的歲月雖然已成過去,但摩西千叮萬囑百姓不可忘記艱難的歲月,那是新生活、新制度的基礎。  


在田間收割的莊稼,忘下一捆,便不要再取;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便不要再打;摘葡萄園的葡萄,所剩下的,便不要再摘,總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種「留有餘地」的經濟觀念,是從作奴僕的艱苦經驗而來的,也是從相信神才是永恆產業這個信念而來的。只有窮苦人才知道窮苦人的痛苦,也惟有曾歷遇這種滋味的人,才曉得同情。  


把剩餘的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是一種體恤、同情和關懷無助者的表現,對於好榨取、好剝削的人而言,這種作法無疑是跟自己的錢囊開玩笑,那怕剩餘的是微不足道,只要是自己的財產,就不能拱手讓人。時人的想法跟摩西的囑咐大相逕庭。  


要實踐「把剩餘的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的精神,我們必須讓自己的目光轉移,不計較眼前的貨利,而常記念自己原本也是空空的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