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備受誤會


若我們讀耶利米書時,嘗試多一點想像耶利米的處境,就會發現耶利米先知陷入一種極深的痛苦中。他內心有三方面極重的張力,一是神的信息催迫他要說出來,心裏有極重的負擔;二是百姓對他的攻擊,終日笑?他,使他的心靈沉重,但仍是對百姓憐愛;三是他自己想逃避這樣的處境。  耶利米備受罪人的誤會,以為他向百姓落井下石,恐嚇百姓,但耶利米卻無從解釋,心中有?極大的屈怨,只有神明白,但他卻不能逃避先知的角色,他感到極大的痛苦,只能咒詛自己的生辰,渴望自己從未出生。  

相信學習愛,最困難的地方是備受誤會,這造成了極沉重的代價。你所愛的人竟不明白你的愛,相反更以為你心懷不軌,惡意攻擊,這雖然是痛苦,但要讓別人認識真我、真愛,就需要經歷這個階段。  

人若不願付出愛的代價,真愛就沒有空間可以在人心裏發展和成長。雖然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也同時無法經歷真愛。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加拉太


當我開著車穿梭於鄉間時,看見一間名字奇特的教會,叫做「加拉太教會」,這個名字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是因為我認為若非地理因素,沒有人會給教會起這樣的名字。
研讀加拉太書,經文顯露出它是使徒保羅最激動的書信,因為當中批評加拉太人信從別的福音,想靠守律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而非靠恩典得到救贖。我們都知道,加拉太教會肯定不是一個教會的好榜樣。
的確,加拉太的信徒企圖靠自己的努力來取悅上帝,而不是信靠祂,所以使徒保羅指責他們:「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3章3節)
就像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賺得與上帝的關係一樣,我們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使靈性成長,保羅對加拉太信徒(與我們)的提醒是:在生活中透過聖靈的工作,倚靠上帝便是與基督同行。
如果我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更像耶穌的話,我們就像加拉太的信徒一樣,自欺欺人。
放下無用的努力, 俯伏在主的腳前; 為要完全榮耀主, 單單靠祂立主前。

聖靈是基督徒能力的泉源。

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是以一個受苦之僕的身份來臨,祂以此向人類表達祂的愛與認同。在猶太人的心目中,他們從沒有也不願他們所期望的彌賽亞,竟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被人藐視的。  

愛有一面的表達是認同與承擔,當愛一個受痛苦的人,就要進入他的痛苦中,與他一同渡過。耶穌進入因罪而受痛苦的人類中,就甘心承受這一切的痛苦,甚至要忍受人類對祂的誤解和譏笑,較人類承受更多的痛苦,使人明白神無條件的大愛。  

耶穌為人類默默承受一切罪惡的刑罰與痛苦,但卻被人類認為祂是罪有應得,被神擊打苦待。為了愛,耶穌默默忍受了這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沒有一句埋怨,也沒有一聲伸訴。  

今日我們表達愛的時候,很少想到要面對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代價,我們總是期望?對方有同樣的回報,因此常感到失望與埋怨。仰望這位彌賽亞,默想當你背叛祂、埋怨祂的時候,祂是怎樣待你?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備受傷害


如果要作先知的話,相信人都會選擇作以利亞,而不作耶利米。在眾多先知中,耶利米是較感性、怕事和年幼,他愛百姓之情卻是很深。每當他聽到神的聲音,知道神將要施行審判;並看見百姓的所作所為,耶利米無法禁止自己的舌頭,閉口不言,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不哀傷。

可惜,他的感情與信息不單不能感動偏行己路的百姓,反而招致他們的憎恨,因為耶利米的信息是要他們回轉和宣告神的咒詛,他們都只喜歡聽一些虛假的平安信息。耶利米就成了他們全然攻擊的對象。這傷害不單是在肉體上,更甚是耶利米的心備受傷害;他付出愛,卻反被自己所愛的百姓所侮辱,這傷害是極重的心靈創傷。  

要盡性的表達愛,就要付上愛的代價,接受必有的傷害與誤會,我們能面對這樣的傷害,因為我們相信神是愛,祂會賜予愛的力量,也相信神是公義的,有一天神必會施行公義的審判。千萬不要因為這樣的傷害,變得退縮和不追求愛的生命轉化。

願我眼淚汪汪


現代人已經將「流淚」的意義與價值完全扭曲,把流淚看為軟弱和幼稚的表現。一個成年人流淚是涉及其心靈最深的感情,這些感情涉及不同的關係之情,如與人不同關係之情、萬物之情、神人之情、國家民族之情……等。  

神對祂的百姓流露了祂至深的感情,當神看見百姓犯罪而不回轉,甚至越陷越深而不覺悟,快要招致神嚴重的咒詛時,神的心裏傷極了,祂透過耶利米的口和感情,向百姓表達了祂撕裂的心。「願我眼淚汪汪,盡夜不息,因為我百姓受了裂口破壞的大傷……」。  

今天又有多少的信徒為自己和自己同胞的罪孽,向神表達至深的感情呢?我們的愛不是盡性的愛,因為我們已不曉得為自己、為別人的生命哭泣、流淚,我們的心冷靜得近乎冷酷,不想有太多的付出與撕裂。可惜,這所謂明哲保身的愛,卻不是真愛,我們開始對生命麻木了……。  弟兄姊妹,你感受到神的愛嗎?「願我眼淚汪汪……」這聲音神並沒有停止,仍在向你細訴。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神人無間的愛


在神創造人類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人擁有一種特殊的身份,神人之間是可以交流,並且是一種無阻隔的愛。這種無阻隔的愛並不是說完全平等、沒有分別,神永遠是創造者、是完全的,祂不需要倚賴別的東西,祂的愛也可以完全,因為祂就是愛。但人類是受造之物,人類的愛是包含了一種需要的愛、敬畏的愛。亞當與夏娃的生命在未犯罪以前是純潔的,因此,他們與神之間愛的交流是直接的、無間的。  

神為亞當預備美麗的伊甸園,有足夠的食物,美麗的河道,而且神與亞當一起工作,與他一起分享管理萬物的權柄,也同時分享神在萬物中所賦予的愛。不單如此、神更關顧亞當的需要,他需要人類的交流,這樣愛在亞當裏更可以完美。亞當享受與神的分享、以及祂無微不至的愛;神也享受人的回應與參予。  

我們必須要回到神人無間的愛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可惜今日我們生命中太多情慾與罪惡,阻隔了這種愛,現在需要我們努力面對,才能盡情的愛神。

神看着是好的


在你默想神創造天地的時候,你會留心什麼?有否想到祂的感情與愛,融會在整個創造過程中,這段經文提及「神看着是好的」。竟有六次之多,這句話的背後,反映着神對萬物充滿着愛。  神看着天空、海洋、陸地、植物、動物、昆蟲,心中都充滿着愛,並且祂的愛也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神無限的感情,當我們細察每一種動物的牴犢之情,就看到神美善的愛,人類也為此而感動。當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樂章和出神入化的改變,心中自然也會湧出一份深深的愛,這是神在大自然中所流露,並且也藉此感召我們。  

神創造人以後,神的心意和感情得到滿足,沒有人類,這創造是不完全的,愛也是不完全的,因為所有萬物都沒有神的形像,可以與祂交流。因此當神創造了人後,祂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約翰說得好:「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學習盡性的愛,必須回歸到愛的源頭。

盡性的愛


我們今日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整個生命被罪惡破壞了,我們的愛是一種扭曲的愛,滲雜着很多污穢的雜質,表現愛的時候,不是強烈的佔有,就是冷漠無情。  

很奇怪的,並不是太多人認識到愛是需要學習的。盡性的愛是一種全然擺上真情的愛,沒有保留、沒有佔有。愛是不能斤斤計較的,「我向你付出了多少感情,所以你要向我回報多少感情,否則我就停止輸出愛。」可以這樣嗎?若是這樣,這就不是愛,是一宗交易、買賣。  

盡性的愛是傾盡一切感情力最去愛,神要求人這樣的愛祂,在神裏面有無盡的愛,當人願意傾盡一切感情進入祂的愛中,就會經歷到更豐富的愛,並且是過於你所付出的。你對神付上多少感情呢?你花多少時間與祂細談心事呢?你有多少心思去為祂作一些令祂喜悅的事呢?你有關心祂所難過的事呢?你有珍惜自己生命的成長而令祂欣慰?盡性的愛就是讓神成為你的心上人,天天想念祂,令祂快樂,你有這樣愛過你的神嗎?

慷慨捐獻


追求愛的生命是需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我們若說我有心去表達愛,卻永沒有行動,這是自欺的。  

約翰教導信徒追求愛的生命,就非常強調愛是不能只在言語和舌頭上,必須要在行為和誠實上,他特別指出在金錢上實踐彼此幫助是必須的。慷慨捐獻在愛的功夫上是重要的操練,而且這不單是感情的付出,也要有高度的智慧和單純的動機。  

我們可以追求愛,但同時卻有千百多個理由告訴自己,不一定要在金錢上幫助對方。「這樣會令他失去上進心。」、「他會否是欺騙我呢?」、「我不同意他借錢的理由,也沒有說還款的方法。」當一個弟兄在窮困中,他未必會願意向弟兄借錢,因為這涉及彼此的信任與尊嚴,更害怕被拒絕。故此,我們要主動並樂意無條件地伸出援手,對方才能感受到愛。  

很多人以為在富裕的社會已經沒有窮人,這是錯誤的。只是他們更被忽視和隱藏,需要我們更主動一點慷慨捐獻。

我喝了,你給我喝


耶穌欣賞一些人的生命,因為他們會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我渴了,你給我喝。」相信活在今日的我們,並不容易明白缺水致渴死的感覺,因為我們不但有足夠的水喝,還可以選擇超過百種不同種類的飲料。但在中東的地方卻不然,水是關乎他們生命的問題。  

「我渴了,你給我渴」在大家都缺水的時候,也正是威脅你生命的時候,你會把這水給有需要的人嗎?愛就在此刻可以完全反映出來了,為了愛,放下了自己的需要,去幫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耶穌重視這心意。  

要看見耶穌渴了,是需要我們不斷留心別人的需要,很多人的心靈正處於飢渴的狀態,他們極需要關心與支持,可惜一直都被忽視,以致他們因絕望而尋死,這樣才能夠被別人發覺他們的需要,這多麼可惜!不可輕忽一句無奈的話,可能就是他心底的飢渴呼聲,只要你願回應,就可以挽回一條性命!你曾否想過可以這樣關心四周的人嗎?他們都不會主動告訴你飢渴的,是需要你主動滿足他們的飢渴。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愛人不可虛假


追求愛的生命是一種恆久的、堅忍的內在修養,絕對不是門面的功夫,因此學習愛別人,最重要是貴乎真誠。  

保羅在這裏提及的愛,是有以下的提醒,或許這些都是很容易令人變得虛假。(一)對付罪惡,要有一顆厭惡的心,破壞愛最大的是罪惡,所以要追求單純,單單表面上不作那些破壞聖經原則的事還是不足夠,必須從內心對罪有厭惡之情。(二)對待美善,就要聯合。「親近」這字有「傾心於」的意思,意即渴望聯成一體。  

此外,在待人方面,(一)要熱情地愛弟兄,是從心底裏熱切地表達出來,使對方感受得到的。(二)尊敬人,要搶先加倍尊敬,不是待人對自己尊敬,然後才尊敬對方,這一切表達都不能虛假的。面對現今冷漠的時代,追求愛的生命是加倍困難,因為對方不一定以愛回應你,可是,你若肯追求生命的復興,就認定這個方向,不理會對方的反應,有一天深信最大得益者,仍是你自己,要努力啊!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看別人比自己強


腓一29-二529.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30.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1.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2.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3.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在我們肉身的性情裏,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好勝心理,當然,背景條件較好者,好勝的表現會更強一點;條件較差者,就只在某些小事情上表現好勝,在其他事情上則是自卑,這都不是一個成熟的愛的生命。  

保羅指出要表達愛,就要看別人比自己強。很多人把這句話誤解了,以為是自卑或是偽裝,明明是比人強,卻裝作別人比自己強,這都不是保羅的意思。保羅強調世上沒有強人,每一個人都需要彼此幫助,所以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每一個人都有些地方比別人強,也有些地方別人比我強,因此,我們就更要留心自己的軟弱,認識別人強的地方,這樣愛才可以在生命之間交流。  

愛,其中的一種誘動,就是彼此倚賴、需要對方。當彼此願意實現這些需要,愛就在雙方的交流中產生了。現代人感受不到愛,是因為現今人常強調要靠自己、作強人,當人人都不需要別人的時候,愛就無法發生,可是在人的內心中,沒有愛,卻成了極大的痛苦,成了一個真正脆弱的人。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愛是隱藏自己


要學習愛就需要先學習隱藏自己,意思是放下自己。愛在本質上是要求謙卑、捨己,才能傳遞給別人。我們罪惡的本性與純潔的愛的本質,永遠都是在對立中。罪惡的本性要求我們不斷表現自己。「我」是最重要、「我」是最偉大、「我」是最有愛心;可是,在愛裏,「我」卻不是最重要,「別人」才是最重要,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  

任何帶有自誇、張狂的動機和行動,都不是愛,只是利用愛的外衣來滿足自我的慾望,但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慾望會在人的心裏,進行種種的欺騙,使人相信自己是在表達愛。  只有付出愛而不問結果的人,才能隱藏自己,並且暗暗為對方得了益處而感到高興。正如耶穌教訓我們,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事情。  

在今日一個非常強調功勞的世界裏,要放下自己就更需要我們更加倍的努力,更要常常默想耶穌為我們所作的,才能更謙卑追求愛。

看顧生命的愛


愛的默想與生命的經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愛並不是理念的知識。詩篇廿三篇是三千多年來不朽的詩篇,原因是這首詩篇表達了大衛在生命中對愛的深刻體會。  

這詩是大衛晚年之作品,他回顧自己一生,深深感受到神看顧生命的愛。在他牧羊的童年,他看到神的供應及引導,享受著神的預備,在身心靈的需用上都充足,這種愛是深入的,也是豐盛的。  

當大衛經歷人生的苦難時,他體會神的安慰與同在,這不是說大衛沒有驚惶、恐懼與壓力,每一天他都要面對,心靈極度疲乏,神的愛成了他唯一的支持,一步一步經過。當大衛面對重重的攻擊與羞辱時,神就成了他的榮耀與尊重,「愛」成為大衛的力量。  

只有經歷到生命和神愛的人,他才能向別人施予這樣的愛。每一個人都是軟弱的,需要更多彼此接納、彼此支持,才能經歷人生各樣的艱難。願你多思索生命,默想神看顧生命的愛。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


面對一個被眾人藐視的人,就是考驗愛的時刻。在一個人人都保護自己的社會裏,要表達愛,就加倍困難。在耶穌身處的社會中,有一股巨大而無形的壓力,就是眾人都把律法的條文絕對化,所以眾人都在無形的社會規範中生活,越過這規範就會被排擠,更何況撒該是替羅馬人向百姓收稅,並且濫用權力,訛詐百姓,所以更會被人排擠。  

耶穌面對撒該也同樣會受到這些無形的壓力,當祂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這句話不單震驚了所有百姓,更震撼了撒該的心,一股愛的暖流直湧進他的心裏,這是他多年來心底的渴望,他感受被接納、被寬恕,眼裏流下歡欣的淚,生命有了巨大的轉變。  

主的愛完全是獨立而自由的,不受任何人的規範和軟弱所限制,而且祂願意為了愛,付上可能會傷害自己的形像和被群眾所排擠的代價。可是,我們不要忘記,這種愛又是人類最缺乏和需要的!

默默的等待


提到浪子的比喻,大多數人以為主角是浪子,其實不然,真正的主角是浪子的父親。耶穌藉這比喻向法利賽人和文士解釋神的愛,也說明祂如何接待罪人。  

在這比喻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父親的沉默,他面對小兒子分家產的要求,內心是極度難過,但仍然保持默然,沒有責備,因為他明白小兒子的生命必須經歷,才能體會何謂愛。讓兒子離家是痛苦的決定,這父親為了愛而默然接受,也默然等待,等待有一天這兒子能夠醒悟回轉。這父親的眼淚在心裡流下又有誰知曉呢!是的,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時間和體驗,經歷失敗以致醒悟是極需要父親的愛。 

不但如此,父親在小兒子離家後,天天掛念,每天凝視窗外,盼望有一天見到自己的兒子,心中的沉痛、牽掛和憂心,他仍然默默承受,等待着兒子的出現,這是神堅忍的愛。人的生命就是缺乏這種力量,當我們眼見自己所愛的人走錯路而不受勸,我們便會痛罵和責打他,這雖是出於愛,對方卻不明白,因為我們的生命仍是缺乏默默等待的力量。

神愛的澆灌




保羅瘋狂了嗎?在患難中仍是歡歡喜喜的?在神的恩典中歡喜是人人所想望的,人生中,經歷患難而能夠不埋怨已是很難得,怎會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呢?  


原來這是生命中一種愛的學習,能處患難而不怨天尤人,甚至是歡歡喜喜,這需要內在一股巨大力量,就是愛的力量。這力量並不是來自自己,乃是來自聖靈,祂把神的愛澆灌在人的心中,人才能經歷在困境中的轉變,可以學習默然、接受、面對,以致歡喜盼望。  


人的愛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及被動,所以人的愛是有限制。可是神的愛卻不是這樣,這愛是無限量,而且並不需要外加以致完全,因此當神的愛澆灌在人的心裏,就可以豐富及提昇人的愛,使人有力量可以面對及承擔各樣的困境及生命。  


接受神愛的澆灌是需要我們先在神面前謙卑,體驗自己需要這愛,聖靈才能工作,這過程是挺自然的,並不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安靜等候吧!你必然發現神的愛可以突然澆灌在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