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默默的等待


提到浪子的比喻,大多數人以為主角是浪子,其實不然,真正的主角是浪子的父親。耶穌藉這比喻向法利賽人和文士解釋神的愛,也說明祂如何接待罪人。  

在這比喻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父親的沉默,他面對小兒子分家產的要求,內心是極度難過,但仍然保持默然,沒有責備,因為他明白小兒子的生命必須經歷,才能體會何謂愛。讓兒子離家是痛苦的決定,這父親為了愛而默然接受,也默然等待,等待有一天這兒子能夠醒悟回轉。這父親的眼淚在心裡流下又有誰知曉呢!是的,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時間和體驗,經歷失敗以致醒悟是極需要父親的愛。 

不但如此,父親在小兒子離家後,天天掛念,每天凝視窗外,盼望有一天見到自己的兒子,心中的沉痛、牽掛和憂心,他仍然默默承受,等待着兒子的出現,這是神堅忍的愛。人的生命就是缺乏這種力量,當我們眼見自己所愛的人走錯路而不受勸,我們便會痛罵和責打他,這雖是出於愛,對方卻不明白,因為我們的生命仍是缺乏默默等待的力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