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感恩

「感恩的心不單是最大的美德,也是其他一切美德之母。」—西塞羅

傲骨不可無


有時我們會遭遇別人譭謗、論斷和批評,不要以為謙卑就是軟弱逃避或灰心喪志;反要勇敢堅強地面對,謹守自己的崗位,才是真正謙卑的大丈夫!  


有些人自高得不能忍受別人的批評,當被人批評時,就怒火如焚,大吵大鬧。亦有些人自卑,會因別人的批評,而變成逃避現實的懦夫!  


但我們要成為一個謙卑而勇敢的大丈夫,靠著神的能力,去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認識神的那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於基督。  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三勇士面對火窰回答巴比倫王(但三16-18),彼得面對鞭打監禁回答大祭司(徒五29)等,他們都不是充滿傲氣,而是充滿順服神的傲骨!

謙卑的人必吃得飽足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感到困苦?不要怕,神不會藐視及憎恨受苦的人,祂常是受苦者最親密的朋友,也是常俯就卑微人的神,成為他們的滿足與幫助。謙卑的人常會感到自己生命的限制,及靈裏的貧乏,那麼神就成為他們的神,也成為他們生命的滿足。感謝神,我們的神是那麼偉大,也是那麼可貴,祂應許我們生命必吃得飽足,甚麼時候我們靈裏的飽足。  


「神啊!你知曉我生命的困苦,你明白我的無奈與困苦。在世人藐視的日子,你沒有藐視我,你察看我的心腸,也珍貴我的眼淚,我的禱告不是無病呻吟,乃是尋求耶和華的面,求你以臉光光照我,使我在困苦中仍有喜樂,並早日飽得你的慈愛,阿們!」

謙卑的人

「一個驕傲的人很少是一個感恩的人,因為他總認為他值的多,得的少。」—畢轍

順服你不想順服的人


面對一個偉人的人物,學謙卑,容易!面對一個你所尊重的人,學謙卑,也容易!但面對一個與你不相伯仲,同輩的肢體,甚至比你低微的人,學謙卑,就很困難。可是,聖經就是這樣的教導。神看的謙卑並不是由比較而來的,乃是本質性的,是從我們新生命本質而來的。故此我對別人有謙卑,乃是因為我尊重這個生命是神所創造的,我也尊重他是一個人。聖經也教訓我們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只有這樣,才能蒙神的尊重與賜福。  


現在在你身邊是否有一些你不想順服的人呢?也許神定意把他放在你身邊,乃是要你體驗生命,學習謙卑的心,當你願意憑神的恩典去認同的時候,你就會即時發現生命的可貴,與及生命的美麗。禱告吧!相信神的靈可以在你心靈裏幫助你!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上帝給我們不屈不撓的力量

盡心盡力去尋覓,上帝是否真存在;他因恩慈顯示出,對我憐憫和慈愛。

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神不要千千萬萬的祭物,金銀財寶祂也不重視!神所要的第一是行公義、行真理、行正路;第二是好憐憫,愛弟兄,愛眾人;第三是存謙卑的心,不驕傲、不自誇,以神為尊為大,密密與祂同行。謙卑不是自卑,而是看自己合乎中道,不自高,也不過於自卑!  


摩西開始時因過於自高,想憑己力去拯救以色列人,終於落慌而逃。後來,神呼召他,他卻又過於自卑,激動神的怒氣。最後,當他在神面前正視自己時,他就成為世上極其謙和的人,承擔神的托負!(民十二3)  


自高的人只看見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見神!神要求我們看見祂、看見別人、和合乎中道的看見自己並與祂同行!


自高的人比神先行!自卑的人不肯行神的路!唯謙卑的人才能與神並肩同步而行!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只誇耶穌的十字架


耶穌的十字架,就是謙卑的記號!祂放下天上的榮華,肯犧牲自己的生命,喝苦杯,全心順服,以致於死。   


謙卑的人把自己釘死在十字架上,活着的不再是自己,而是基督。人再看不見他,而是看見基督在他裏面,他是一位「神人」!  


謙卑的人更把世界釘在十字架上,世界在他而言是已經死了,再沒有吸引力,再沒有價值!他不再留戀,他所愛慕的是天上的榮耀,是那奇妙的真光!他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他身上!(林後四10)  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十六25)  


謙卑的人必肯,也必能去喪掉生命!

倒空的榜樣


在老亞當的本性裏,人最可怕的莫過於是強奪爭大的劣性。這種劣性使人高舉自己,可以為虛浮的榮耀與權利而爭奪,陷入自私自大、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行為裏。事實上,這種劣性至終要引誘並驅使人走上用強奪的方法要求與神同等的地步!  


在面對這劣性的問題上,基督作了最大的榜樣---倒空自己。基督本就是神,有神一切的本性,祂確實是與神同等同權的。然而祂卻連神本有的形象都捨去,甘心樂意地將自己倒空,竟為我們取了沒有主權與權利的奴僕形象,甚至卑微犧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無比的救恩。這樣的倒空,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事實就是如此,只有一個肯棄絕自我的人,才不會為自己爭奪、強佔、也只有一顆將自己完全倒空的心,才能體驗得勝與豐盛。

不貪虛浮的榮耀


基督徒強調謙卑,可是若不是發乎內心生命的深處,這種謙卑,就不可能是謙卑。保羅提醒我們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因虛浮的榮耀是表面的,是發乎情慾的,這只會帶給人一種沾沾自喜的感覺。但真正的榮耀是一種滿足,也是感到配得上一份光榮的,也同時能看見神在你身上獲取更大榮耀的。這一份榮耀全是由生命的本質而來的。  


大多時候我們不願在生命上操練與努力,但卻在外面上期望獲取一榮耀,就會貪圖虛浮的榮耀,追求名牌的東西,追求某人的稱讚,或某事奉的位置,這一切都使我們感到自己高人一等。


存心謙卑才能使我們的生命回到神所賦予的美善本質裏,從而發揮生命的潛能,使生命本身獲致一份榮譽-就是顯露神最美的屬性!你有渴想這樣的生命嗎?

神重視虛心痛悔的人


在宗教信仰裏,很多人都認為神最看重的是聖殿,特別是輝煌的聖殿,配以井井有序的儀式。以色列人也不例外,他們都在努力建造一個何等的殿宇,滿以為一定滿足而居於內。殊不知神的理想並不是一座物質化、沒有氣息華殿,而是一個因祂的話而虛心痛悔的人。神知道這樣的人,才會有出自心靈裏的真敬拜。  


神啟示真正敬拜的靈是甚麼;祂宣告說,祂悅納那些在祂面前感到靈裏全然缺乏、貧窮無依的人。唯獨虛心的人,才能從神的話語中聽到神聖潔威嚴的警告、看見神大能安慰的預言,因而心裏起了敬畏,為自己的罪憂傷難過,決心以痛悔的靈將內心的一切污穢革除,重新回歸向神,重拾出於心靈感情的真敬拜。  


今日你是否仍在努力建造宏大的殿宇------一些美麗的宗教外貌呢!神看重的是虛懷痛悔的人,凡存謙卑的心,祂都要以此為居所住進去。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神與謙卑者同居


那自有永有,創造天地的至高者親自宣佈要與那些心痛悔謙卑的人同居。事實上,神在歷史裏一直都以行動見證和啟示祂要與有這靈品質的人同住同行,例如-


摩西︰「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基甸︰「主阿,……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大衛︰「主阿,我是誰,你倒要來親近我?」

以賽亞︰「禍哉,……因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彼得︰「主阿,離開我,因我是個罪人。」  


這些人都因有神的同居而獲心靈被甦醒的恩典。神將自己一切的能力和資源帶給他們,也將這些人一切的需要帶到祂的居所。  


唯獨當我們真正見到神、認識祂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自我的卑微不配,產生謙卑痛悔的心,也唯獨在這情況,神才與我們同居。

虛心是福


人們常有一個錯覺就是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安全感就越大,而這些擁有也就是福氣的象徵。因此,今日的人極看重自己所擁有的,包括才幹、教育、地位、財富、甚至好行為等。然而,主耶穌卻說虛心的人才是有福的,因為唯獨虛心的人,才裝載天國。  


「虛心」原意是貧窮、倒空,指甚麼都沒有。主耶穌所說虛心的人,是指在靈命上自覺貧窮,一無所依的人,這等人對自我絲毫沒有滿足感或優越感,他在神面前體悟到自己是全然微小,無物可誇,甚至像乞丐般赤貧如洗。主說唯獨這樣的人才會將自投向那永不匱乏的神,得着天國的福氣。   


弟兄姊妹,主看有福乃是人能從心裏得着天國,祂所關注的是人心對自己存怎麼樣的感度!?你是否也有顆倒空的心來裝載天國的一切豐盛呢?

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你當耐性等候祂


人生道上有太多的不平,我們會為自己、別人和社會的不平而心感不快。這些不平會把我們的生命帶進兩個不同的極端︰一是影響我們的怒氣,以致犯罪、離棄神和怨瀆神;另外是使我們倚靠神,等候神。  


儘快脫離受誘虧的處境,是人所渴想的。可是在人生的遭遇上,神卻好像讓我們置身在很多不平的處境裏,為甚麼?原來神藉這些事件,讓我們的生命長有豐盛-就是忍耐的豐盛。這種忍耐不是一種感覺,乃是一種信念的實踐,就是深信忍耐的背後,必有一位公義的神在掌管,祂絕不會不理會,只是祂的時間未到。因這信念,忍耐就產生等候神的行動。若你有不平的怒氣,快止往,轉移以耐性等候祂,以祂的信實為糧。

越盼望未來,越能忍耐


驕傲的人看見事情的起頭,是如何的成功,所以常為以前的日子誇耀。當「今日」的日子不如意時,就急躁惱怒,不能忍耐,只顧歎息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這是愚昧人的歎息。   


唯獨智慧的人能夠謙虛和忍,能夠平心氣和。如何能作個智慧人呢?智慧人盼望未來,重視事情的終局,不為以前的勝利自滿自足!他要創造未來,「今天」要比「昨天」好,「今天」就是「未來」。因此,他不急躁,他忍耐地謹守今天;他不惱怒,不埋怨別人或自己,不計算別人或自己以往的錯處,因為他道不關乎別人或自己的以往,只在乎「今天的自己」!  


要作個好管家去管理「今天」,對未來有更大的盼望,就有更大的忍耐。越能忍耐,就不會急躁惱怒,就會更謙虛、不驕傲!

主來近了,你當忍耐


「主阿,我要忍耐到幾時呢?」這句禱文是歷代無數信徒向神發出最痛苦,也是最真的說話。神是重視這樣的禱告,但神卻沒有按我們的意思去成就,祂仍以祂的憐憫鼓勵我們等候,直到祂的旨意成就,那時我們就有說不出的喜樂滿足。  


你現在是否落在痛苦的景況裏?那麼你先要讓自己有一顆忍耐的心,以幫助你面對一切苦境。然而在忍耐之時,也要切記主來的日子已近了,這有甚麼關係呢?原來主再來的日子,是神最終完全得勝,也是我們一直在等候中要得結果的時間,更是神對我們顯出憐憫與慈悲的時刻。所以當我們想到那日子,心就自得堅固,也就能有更大的忍耐。  


謹記在生命改造的過程中,會遭遇極大的痛苦,但不要埋怨,堅心忍耐,到了時候,就必見成果。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擁有愛,就擁有忍耐


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林前十三4-8)


愛其中一種特質是能忍耐,是恆久不變和堅持執着的忍耐︰是不論對方錯與對,仍能凡事忍耐!  浪子離家之後,父親因為愛,每天都是忍耐地等待他的兒子回來。終於,兒子失敗地回來了!他沒有責備,反而高興地慶祝兒子的回來,因為這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  


天父也正是這樣忍耐地等待我們回頭,祂不停地呼喚︰「不要再流浪了,不要以為我不會再接納你,你仍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我對你的愛,是永不止息的!你的惡,我可以忍耐和赦免。我正忍耐地等候你的回來,我必擁抱你,把我榮耀的袍子給你穿,把指環帶在你的指頭上,我更會預備一對新鞋給你,重新掁作你當跑的路吧!」  


當我們擁有「神」,我們就擁有「愛」,因為神就是「愛」!我們也會同時擁有「忍耐」的美德!這是必然的事實,因為有「愛」的人,必能恆久忍耐。

學基督的忍耐


你若說︰「我是一個沒有耐性的人,要我學習忍耐的功課,簡直是無可能。」其實這句話已是踏進學習的第一步了!原來一顆忍耐的心,並不是靠我們的能力得着的,乃是要神的靈在我們裏面引導而作成的。若我們認定神是無所不能,那麼我們的性格,祂也有能力去引導、去改造。


保羅提醒我們要學基督的忍耐,何謂基督的忍耐?在來十二2-3中,主盡心靈及肉體上的痛苦,且還要忍受罪人的頂撞。這樣的忍耐正顯出了祂至高無上的愛。弟兄姊妹,請你把忍耐的心,放在基督身上,讓神的靈引導你,不要因為你自己覺得無可能,就難阻聖靈的工作,神有足夠的能力,叫你可以學習基督的忍耐,問題只在你是否願意?唯獨有基督忍耐的心,才能在生命的改造過程中,自我忍耐。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存心忍耐


綜觀聖經中各信心偉人的生活,發覺他們在面試驗時,都有同一態度---就是存心忍耐。因着這種忍耐精神,他們行畢了在世上的艱苦歷程,被神所欣賞並嘉許他們為信心勇士。  


「存心忍耐」並不是指消極、被動無奈地坐着等候事物的結果來臨。「存心忍耐」乃是指積極、主動並熱誠地用耐心去控制和處理一切事物。這種忍耐心志與決心放下重擔、立志脫離罪惡一樣,同是奔跑前路的必要條件。  


在「存心忍耐」的事例上,我們的主耶穌是個好榜樣。在祂道成肉身的人生旅途上,祂存心忍耐,接受罪人的頂撞,甘心飲下苦杯,迎向十字架的羞辱,終得着永久性的勝利。  


今天,我們既有基督作榜樣,也有充滿堅忍的先賢聖哲作啦啦隊,那麼我們又豈能怠慢放棄,不存心忍耐奔跑前路呢?!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忍耐因患難而生


在患難中,時間最難過,每分每秒的憂患痛苦,皆在煎熬我們的生命!多少晚上,我們的眼淚,濕透了強床榻!我們唉啍的聲音劃破黎明!  


在這樣的患難裏,只有那些「與神相和」的人,才會生出忍耐的果子!他們在痛苦中仍能咬緊牙關,堅持專心仰望神!他們不灰心、不放棄,仍以堅毅的生命活著,謹守自己與神純正的關係。  他們因能忍耐,心胸就更廣更闊,更能看見生命的價值,承擔更大的事。越能忍耐的人,越看透生命,越老練,越懂得處事待人,越對未來有盼望和信心,越肯為永恆積聚財寶!他們的盼望絕不羞恥!  


因此,要得著忍耐的果實,就不要懼怕患難的來到!要學似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忍耐的美德


耐本是一種高的美德,然而若能正確恆久地在各樣試驗中使用它、操練它,這美德將可使人生出更美的品格!這就是雅各所說︰「……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的摯深意義。  


成功的忍耐就是指一種始終不渝的恆心,任憑環境多惡劣,也不會動搖所持定的。然而,往往在開始面對考驗時,總能表現得堅定出色,但當試煉的軛越來越大、困境越來越深的時候,不少信徒的忍耐就會受到威脅,甚至搖動,漸漸減弱,因而不能成功地堅忍到底。  


一顆始終不渝的恆心,能幫助信徒穿過考驗,並在考驗中將人品格更裏的軟弱、敗壞……等渣滓磨掉,使人的生命因此更獲完備。  


弟兄姊妹,在你面對各樣考驗時,你是否能堅忍到底?持守美德再生出美德呢!?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重新調整


現代人的生活緊湊,行事滿檔,我們也需要重新整頓。我們要重新檢視工作、家庭和教會的需要。一種方法是我們可以遵守安息的原則,確保自己有時間歇息,並透過禱告重新專注於我們的優先次序。以耶穌為例,他「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馬可福音1章35節)。


你何時才能放下你的事務,並禱告求上帝重設你的屬靈行事曆,以配合他的話語和旨意呢?現在不正是時候嗎?


面對生命中的挑戰,想要克服任何考驗;主要我們多花時間,停下步伐禱告歇息。要善用時間,就要先花時間禱告。

要忍耐多一點點時候 


忍耐必須有始有終。若中途放棄,就前功盡廢!所以主耶穌也提醒我們︰「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廿四13)  


若有人參加賽跑,他中途放棄,不能跑到終點,我們會說他︰沒有體育精神若有人遵行神的旨意,但不遵行到底,終於偏離神的話,神會對他說︰你沒有至死忠心,你不能得到所應許的獎賞!  


神不是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跑第一!但神要我們每個人都按各人當跑的路程,跑畢全程。管理五千兩的僕人賺五千兩,管理二千兩的僕人賺二千兩,神都稱讚他們是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盡自己的責任,做完自己當做的工作就夠了!不須與別人比較!  


忍耐面對最大的考驗是時間!若然我們看見只餘一點點時間、只餘一點點路程,我們就必有更大的勇氣跑畢全程!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積極的忍耐


在基督徒的人生歷程裡,「忍耐」這性情扮演了一很重要的角色,它竟是我們在遵行神旨意和得到應許之間的橋樑。聖經在這裏再一次強調「忍耐」的必須性和積極面。  


聖經所講的忍耐,絕不是一種聽天由命、束手枯坐、茫然無奈,或咬緊牙關苦撐下去的苦態。神所賜予的忍耐,是能引發內心深處的力量,使我們有勇氣來順服神的旨意,能滿懷希望地接納一切所臨到的事,因為知道這切事將導向一個榮耀的目標,叫我們得着神的應許。   


「忍耐」使我們可經破憂患,穿過試煉。   

「忍耐」使我們的生命更趨完備,毫缺欠。   

「忍耐」使我們的愛更見成熟,豐盈而高貴。  


你能領悟「忍耐」這性情於你生命中的必須性和積極面嗎?倘若你缺乏這顆果子,就該快求聖靈在你生命裏結成這果子。

作個誠實無過的人


作個誠實的人,對自己誠實,是一件不易為,也不易察覺的事。當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兩種感覺︰一是懼怕,懼怕發現自己的醜陋,接受不到自己是這樣的人;二是茫然感,會使我們失去了自己,漸漸地倒退回不那麼誠實對待自己,因這會好受一點。  


作個誠實無過的人,要透過禱告讓聖靈在我們生命中工作。而且誠實的本質一定不可脫離愛心的基礎,在誠實面對自己的同時,也要以愛心對待自己,這樣才能顯出誠實的價值可貴。此外,誠實亦須建立在神的話語並認識神關係上,否則誠實就變成殘忍的審判,與及無知的失落。  


當我們對自己有了誠實的心,才能讓神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人。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天天存誠懇開放的心


基督徒生命中的滿足,是來自生命根本的改變。當神讓人看見生命中的醜陋,而人又誠實地承認這醜陋時,神的救恩就臨到,直接改變本性上的醜陋。人既從罪惡中得着釋放,就可以不用帶着面具來生活,甚至可以坦然承認自己的失敗,見證神就是其唯一的救主,唯一的出路。故此信徒可以誠實地與神與人交往,享受一個喜樂的關係。  


可惜今日有太多信徒仍未能在神面前誠實地處理自己的醜陋,接納不到自己會失敗,天天需要神救恩的事實。大家都在自己努力塑造一個神聖的面孔,相互間失去一份坦誠,彼此保持一段距離,這樣就失去救恩中的喜樂。  


要扭轉這樣的情況,道先必須要對自己先有誠實的心。感謝神,祂的救恩使我們可以天天存誠懇開放的心,因我們在祂面前只是個罪人,一個蒙恩的罪人。

「誠實」的秘訣


神所重視的不是我們的外貌和外在的行動作為,而是我們的內心。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方能污穢人;心裡所存的是惡,就生出惡來。所以要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  無論作甚麼,都要從心裏作,要先用「心」去行事,才用「行動」去行事,若「心」與「行動」一致,這就是「誠實」,是「敬畏」神的表現!  


主耶穌曾多勸告我們,不要假冒為善像那些法利賽人一樣,倒誠實行善,小心自己「心」的行動。  


「心」的行動應如何去作?很簡單,就是「不在眼前事奉」,即是「要行在暗中」。施捨的時候,禱告和禁食的時候,都不要讓人看見,要讓暗中的父看見,祂必然在明處報答你!你若在暗中行善,就是像給主作,不是給人作,不是討人喜歡,而是討神喜歡了,這就是「誠實」的秘訣。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存誠實的心看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帶了放大鏡和縮型鏡來看自己,因此常陷在一些自我高抬與自視堪虞的可憐境況裏,被自己虛假的面具所折磨並愚弄。對自己誠估計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之所能及所不能,否則我們很難發揮神所賜的生命。

  

一個存誠實的心看自己的人,是一個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人,他不會自大,也不會自卑,因他清楚知道甚麼是屬神所賜給他的因賜,縱然他發現他所做的竟是不為人所見、不受稱讚、不受注意,但他仍堅忍地去做,因他認定自己所做的在神的眼裏,有它的重要性。

  

信徒啊,願你的心滿有誠實,以致你能不偏不倚地看自己,找着當扮演的角色,和該站的位置,在人生的大道上,擦放神的火花!

誠實讖悔 


你曾否經歷長時間與罪惡掙扎,背負罪惡重擔而幾乎心碎呢!?是否曾屢屢認罪,但身心仍感枯乾,不得釋放呢!?若真的落在這樣的苦境,你必須重新反省,你在神面前的認罪是否存誠實無偽的心。  


很多信徒的認罪是不夠徹底及未達坦誠的,往往只是草草求恕,並不認真陳明中心的罪惡與過犯。這樣的認罪既不能盡表懊悔的情懷,又不能盡述對己罪的認知,這種缺乏對神、對己誠實的心,無疑是在欺詐神的公義,偽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落入更大的罪惡與循環的痛苦裏。信徒啊,認罪當持誠實認真的心,該像大衛一樣,要讓神知道你犯過的因由、掙扎、及內疚不安……等感受,好叫神看出你對祂沒詭詐的心而接納你的懺悔,以你的坦誠為義。

誠實善良的心


自古至今,人對天國道理的反應多屬消極。一般人甚至信徒,都會逃避正面侃談真理與其人生的關係他們會用多種的理由否定聖經對他們生命、生活並現今社會的適切性和價值性。就此情況,主耶穌早已指出問題不在神話語本身,而在於人心的情況。   


一個人若沒有誠實善良的心,就不可能容下神的話。人有誠實的心,就能誠實的看自己,他必明白自己生命深處的真貌,認識人性暗底裏的污穢面,他能意識到自己的真實需要。人有誠實的心,就能承認神話語的真實,曉得這道理是大能,能照出人心靈裏一切的隱情、明亮人的眼目與醫治人的生命。所以,當神的道撒在他心田裏的時候,基於誠實的認識自己、面對神,故能把真理聽進並容納在自己的生命裏。


弟兄姊妹,你是以怎麼樣的心來回應神的話呢?謹記唯獨誠實良善的心,才能讓神的話生長結實,叫生命得着益處。

與誠實人同行


誠實是「真」。「真」是神的屬性,意思是沒有詭詐。另一方面「真」乃是指到真理,指向神自己,「真」若脫離了真理。這樣,我們就會明白,為何我們不易對自己誠實,不能對人持誠實的心,原因是基於我們無法面對一些真理。  


誠實是需要勇氣的,當我們肯面對神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懼怕,這種反應有時候會導致我們再一次倒退於詭詐之中,但當我們立穩心志像大衛一樣,定意存完全的心時,我們就發現神會喜悅,並加以幫助,慢慢地就敢在神面前成為一個誠實的人。此外,除了立志外,更要像大衛一樣,定意選擇與些誠實人交往,建立關係,這樣就更能鼓勵自己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面對神,使你建立一份「真」,多一份「誠」!  

立於己,使你更有勇氣面對生命的改變!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備受誤會


若我們讀耶利米書時,嘗試多一點想像耶利米的處境,就會發現耶利米先知陷入一種極深的痛苦中。他內心有三方面極重的張力,一是神的信息催迫他要說出來,心裏有極重的負擔;二是百姓對他的攻擊,終日笑?他,使他的心靈沉重,但仍是對百姓憐愛;三是他自己想逃避這樣的處境。  耶利米備受罪人的誤會,以為他向百姓落井下石,恐嚇百姓,但耶利米卻無從解釋,心中有?極大的屈怨,只有神明白,但他卻不能逃避先知的角色,他感到極大的痛苦,只能咒詛自己的生辰,渴望自己從未出生。  

相信學習愛,最困難的地方是備受誤會,這造成了極沉重的代價。你所愛的人竟不明白你的愛,相反更以為你心懷不軌,惡意攻擊,這雖然是痛苦,但要讓別人認識真我、真愛,就需要經歷這個階段。  

人若不願付出愛的代價,真愛就沒有空間可以在人心裏發展和成長。雖然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也同時無法經歷真愛。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加拉太


當我開著車穿梭於鄉間時,看見一間名字奇特的教會,叫做「加拉太教會」,這個名字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是因為我認為若非地理因素,沒有人會給教會起這樣的名字。
研讀加拉太書,經文顯露出它是使徒保羅最激動的書信,因為當中批評加拉太人信從別的福音,想靠守律法、靠自己的努力得救,而非靠恩典得到救贖。我們都知道,加拉太教會肯定不是一個教會的好榜樣。
的確,加拉太的信徒企圖靠自己的努力來取悅上帝,而不是信靠祂,所以使徒保羅指責他們:「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3章3節)
就像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賺得與上帝的關係一樣,我們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使靈性成長,保羅對加拉太信徒(與我們)的提醒是:在生活中透過聖靈的工作,倚靠上帝便是與基督同行。
如果我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更像耶穌的話,我們就像加拉太的信徒一樣,自欺欺人。
放下無用的努力, 俯伏在主的腳前; 為要完全榮耀主, 單單靠祂立主前。

聖靈是基督徒能力的泉源。

多受痛苦、常經憂患


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是以一個受苦之僕的身份來臨,祂以此向人類表達祂的愛與認同。在猶太人的心目中,他們從沒有也不願他們所期望的彌賽亞,竟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被人藐視的。  

愛有一面的表達是認同與承擔,當愛一個受痛苦的人,就要進入他的痛苦中,與他一同渡過。耶穌進入因罪而受痛苦的人類中,就甘心承受這一切的痛苦,甚至要忍受人類對祂的誤解和譏笑,較人類承受更多的痛苦,使人明白神無條件的大愛。  

耶穌為人類默默承受一切罪惡的刑罰與痛苦,但卻被人類認為祂是罪有應得,被神擊打苦待。為了愛,耶穌默默忍受了這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沒有一句埋怨,也沒有一聲伸訴。  

今日我們表達愛的時候,很少想到要面對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代價,我們總是期望?對方有同樣的回報,因此常感到失望與埋怨。仰望這位彌賽亞,默想當你背叛祂、埋怨祂的時候,祂是怎樣待你?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備受傷害


如果要作先知的話,相信人都會選擇作以利亞,而不作耶利米。在眾多先知中,耶利米是較感性、怕事和年幼,他愛百姓之情卻是很深。每當他聽到神的聲音,知道神將要施行審判;並看見百姓的所作所為,耶利米無法禁止自己的舌頭,閉口不言,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不哀傷。

可惜,他的感情與信息不單不能感動偏行己路的百姓,反而招致他們的憎恨,因為耶利米的信息是要他們回轉和宣告神的咒詛,他們都只喜歡聽一些虛假的平安信息。耶利米就成了他們全然攻擊的對象。這傷害不單是在肉體上,更甚是耶利米的心備受傷害;他付出愛,卻反被自己所愛的百姓所侮辱,這傷害是極重的心靈創傷。  

要盡性的表達愛,就要付上愛的代價,接受必有的傷害與誤會,我們能面對這樣的傷害,因為我們相信神是愛,祂會賜予愛的力量,也相信神是公義的,有一天神必會施行公義的審判。千萬不要因為這樣的傷害,變得退縮和不追求愛的生命轉化。

願我眼淚汪汪


現代人已經將「流淚」的意義與價值完全扭曲,把流淚看為軟弱和幼稚的表現。一個成年人流淚是涉及其心靈最深的感情,這些感情涉及不同的關係之情,如與人不同關係之情、萬物之情、神人之情、國家民族之情……等。  

神對祂的百姓流露了祂至深的感情,當神看見百姓犯罪而不回轉,甚至越陷越深而不覺悟,快要招致神嚴重的咒詛時,神的心裏傷極了,祂透過耶利米的口和感情,向百姓表達了祂撕裂的心。「願我眼淚汪汪,盡夜不息,因為我百姓受了裂口破壞的大傷……」。  

今天又有多少的信徒為自己和自己同胞的罪孽,向神表達至深的感情呢?我們的愛不是盡性的愛,因為我們已不曉得為自己、為別人的生命哭泣、流淚,我們的心冷靜得近乎冷酷,不想有太多的付出與撕裂。可惜,這所謂明哲保身的愛,卻不是真愛,我們開始對生命麻木了……。  弟兄姊妹,你感受到神的愛嗎?「願我眼淚汪汪……」這聲音神並沒有停止,仍在向你細訴。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神人無間的愛


在神創造人類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人擁有一種特殊的身份,神人之間是可以交流,並且是一種無阻隔的愛。這種無阻隔的愛並不是說完全平等、沒有分別,神永遠是創造者、是完全的,祂不需要倚賴別的東西,祂的愛也可以完全,因為祂就是愛。但人類是受造之物,人類的愛是包含了一種需要的愛、敬畏的愛。亞當與夏娃的生命在未犯罪以前是純潔的,因此,他們與神之間愛的交流是直接的、無間的。  

神為亞當預備美麗的伊甸園,有足夠的食物,美麗的河道,而且神與亞當一起工作,與他一起分享管理萬物的權柄,也同時分享神在萬物中所賦予的愛。不單如此、神更關顧亞當的需要,他需要人類的交流,這樣愛在亞當裏更可以完美。亞當享受與神的分享、以及祂無微不至的愛;神也享受人的回應與參予。  

我們必須要回到神人無間的愛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可惜今日我們生命中太多情慾與罪惡,阻隔了這種愛,現在需要我們努力面對,才能盡情的愛神。

神看着是好的


在你默想神創造天地的時候,你會留心什麼?有否想到祂的感情與愛,融會在整個創造過程中,這段經文提及「神看着是好的」。竟有六次之多,這句話的背後,反映着神對萬物充滿着愛。  神看着天空、海洋、陸地、植物、動物、昆蟲,心中都充滿着愛,並且祂的愛也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在其中,大自然的色彩、和諧、秩序、親情,都在流露神無限的感情,當我們細察每一種動物的牴犢之情,就看到神美善的愛,人類也為此而感動。當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樂章和出神入化的改變,心中自然也會湧出一份深深的愛,這是神在大自然中所流露,並且也藉此感召我們。  

神創造人以後,神的心意和感情得到滿足,沒有人類,這創造是不完全的,愛也是不完全的,因為所有萬物都沒有神的形像,可以與祂交流。因此當神創造了人後,祂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約翰說得好:「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學習盡性的愛,必須回歸到愛的源頭。

盡性的愛


我們今日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整個生命被罪惡破壞了,我們的愛是一種扭曲的愛,滲雜着很多污穢的雜質,表現愛的時候,不是強烈的佔有,就是冷漠無情。  

很奇怪的,並不是太多人認識到愛是需要學習的。盡性的愛是一種全然擺上真情的愛,沒有保留、沒有佔有。愛是不能斤斤計較的,「我向你付出了多少感情,所以你要向我回報多少感情,否則我就停止輸出愛。」可以這樣嗎?若是這樣,這就不是愛,是一宗交易、買賣。  

盡性的愛是傾盡一切感情力最去愛,神要求人這樣的愛祂,在神裏面有無盡的愛,當人願意傾盡一切感情進入祂的愛中,就會經歷到更豐富的愛,並且是過於你所付出的。你對神付上多少感情呢?你花多少時間與祂細談心事呢?你有多少心思去為祂作一些令祂喜悅的事呢?你有關心祂所難過的事呢?你有珍惜自己生命的成長而令祂欣慰?盡性的愛就是讓神成為你的心上人,天天想念祂,令祂快樂,你有這樣愛過你的神嗎?

慷慨捐獻


追求愛的生命是需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我們若說我有心去表達愛,卻永沒有行動,這是自欺的。  

約翰教導信徒追求愛的生命,就非常強調愛是不能只在言語和舌頭上,必須要在行為和誠實上,他特別指出在金錢上實踐彼此幫助是必須的。慷慨捐獻在愛的功夫上是重要的操練,而且這不單是感情的付出,也要有高度的智慧和單純的動機。  

我們可以追求愛,但同時卻有千百多個理由告訴自己,不一定要在金錢上幫助對方。「這樣會令他失去上進心。」、「他會否是欺騙我呢?」、「我不同意他借錢的理由,也沒有說還款的方法。」當一個弟兄在窮困中,他未必會願意向弟兄借錢,因為這涉及彼此的信任與尊嚴,更害怕被拒絕。故此,我們要主動並樂意無條件地伸出援手,對方才能感受到愛。  

很多人以為在富裕的社會已經沒有窮人,這是錯誤的。只是他們更被忽視和隱藏,需要我們更主動一點慷慨捐獻。

我喝了,你給我喝


耶穌欣賞一些人的生命,因為他們會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我渴了,你給我喝。」相信活在今日的我們,並不容易明白缺水致渴死的感覺,因為我們不但有足夠的水喝,還可以選擇超過百種不同種類的飲料。但在中東的地方卻不然,水是關乎他們生命的問題。  

「我渴了,你給我渴」在大家都缺水的時候,也正是威脅你生命的時候,你會把這水給有需要的人嗎?愛就在此刻可以完全反映出來了,為了愛,放下了自己的需要,去幫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耶穌重視這心意。  

要看見耶穌渴了,是需要我們不斷留心別人的需要,很多人的心靈正處於飢渴的狀態,他們極需要關心與支持,可惜一直都被忽視,以致他們因絕望而尋死,這樣才能夠被別人發覺他們的需要,這多麼可惜!不可輕忽一句無奈的話,可能就是他心底的飢渴呼聲,只要你願回應,就可以挽回一條性命!你曾否想過可以這樣關心四周的人嗎?他們都不會主動告訴你飢渴的,是需要你主動滿足他們的飢渴。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愛人不可虛假


追求愛的生命是一種恆久的、堅忍的內在修養,絕對不是門面的功夫,因此學習愛別人,最重要是貴乎真誠。  

保羅在這裏提及的愛,是有以下的提醒,或許這些都是很容易令人變得虛假。(一)對付罪惡,要有一顆厭惡的心,破壞愛最大的是罪惡,所以要追求單純,單單表面上不作那些破壞聖經原則的事還是不足夠,必須從內心對罪有厭惡之情。(二)對待美善,就要聯合。「親近」這字有「傾心於」的意思,意即渴望聯成一體。  

此外,在待人方面,(一)要熱情地愛弟兄,是從心底裏熱切地表達出來,使對方感受得到的。(二)尊敬人,要搶先加倍尊敬,不是待人對自己尊敬,然後才尊敬對方,這一切表達都不能虛假的。面對現今冷漠的時代,追求愛的生命是加倍困難,因為對方不一定以愛回應你,可是,你若肯追求生命的復興,就認定這個方向,不理會對方的反應,有一天深信最大得益者,仍是你自己,要努力啊!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看別人比自己強


腓一29-二529.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30.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1.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2.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3.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4.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在我們肉身的性情裏,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好勝心理,當然,背景條件較好者,好勝的表現會更強一點;條件較差者,就只在某些小事情上表現好勝,在其他事情上則是自卑,這都不是一個成熟的愛的生命。  

保羅指出要表達愛,就要看別人比自己強。很多人把這句話誤解了,以為是自卑或是偽裝,明明是比人強,卻裝作別人比自己強,這都不是保羅的意思。保羅強調世上沒有強人,每一個人都需要彼此幫助,所以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每一個人都有些地方比別人強,也有些地方別人比我強,因此,我們就更要留心自己的軟弱,認識別人強的地方,這樣愛才可以在生命之間交流。  

愛,其中的一種誘動,就是彼此倚賴、需要對方。當彼此願意實現這些需要,愛就在雙方的交流中產生了。現代人感受不到愛,是因為現今人常強調要靠自己、作強人,當人人都不需要別人的時候,愛就無法發生,可是在人的內心中,沒有愛,卻成了極大的痛苦,成了一個真正脆弱的人。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愛是隱藏自己


要學習愛就需要先學習隱藏自己,意思是放下自己。愛在本質上是要求謙卑、捨己,才能傳遞給別人。我們罪惡的本性與純潔的愛的本質,永遠都是在對立中。罪惡的本性要求我們不斷表現自己。「我」是最重要、「我」是最偉大、「我」是最有愛心;可是,在愛裏,「我」卻不是最重要,「別人」才是最重要,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  

任何帶有自誇、張狂的動機和行動,都不是愛,只是利用愛的外衣來滿足自我的慾望,但其中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慾望會在人的心裏,進行種種的欺騙,使人相信自己是在表達愛。  只有付出愛而不問結果的人,才能隱藏自己,並且暗暗為對方得了益處而感到高興。正如耶穌教訓我們,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事情。  

在今日一個非常強調功勞的世界裏,要放下自己就更需要我們更加倍的努力,更要常常默想耶穌為我們所作的,才能更謙卑追求愛。

看顧生命的愛


愛的默想與生命的經歷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愛並不是理念的知識。詩篇廿三篇是三千多年來不朽的詩篇,原因是這首詩篇表達了大衛在生命中對愛的深刻體會。  

這詩是大衛晚年之作品,他回顧自己一生,深深感受到神看顧生命的愛。在他牧羊的童年,他看到神的供應及引導,享受著神的預備,在身心靈的需用上都充足,這種愛是深入的,也是豐盛的。  

當大衛經歷人生的苦難時,他體會神的安慰與同在,這不是說大衛沒有驚惶、恐懼與壓力,每一天他都要面對,心靈極度疲乏,神的愛成了他唯一的支持,一步一步經過。當大衛面對重重的攻擊與羞辱時,神就成了他的榮耀與尊重,「愛」成為大衛的力量。  

只有經歷到生命和神愛的人,他才能向別人施予這樣的愛。每一個人都是軟弱的,需要更多彼此接納、彼此支持,才能經歷人生各樣的艱難。願你多思索生命,默想神看顧生命的愛。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


面對一個被眾人藐視的人,就是考驗愛的時刻。在一個人人都保護自己的社會裏,要表達愛,就加倍困難。在耶穌身處的社會中,有一股巨大而無形的壓力,就是眾人都把律法的條文絕對化,所以眾人都在無形的社會規範中生活,越過這規範就會被排擠,更何況撒該是替羅馬人向百姓收稅,並且濫用權力,訛詐百姓,所以更會被人排擠。  

耶穌面對撒該也同樣會受到這些無形的壓力,當祂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這句話不單震驚了所有百姓,更震撼了撒該的心,一股愛的暖流直湧進他的心裏,這是他多年來心底的渴望,他感受被接納、被寬恕,眼裏流下歡欣的淚,生命有了巨大的轉變。  

主的愛完全是獨立而自由的,不受任何人的規範和軟弱所限制,而且祂願意為了愛,付上可能會傷害自己的形像和被群眾所排擠的代價。可是,我們不要忘記,這種愛又是人類最缺乏和需要的!

默默的等待


提到浪子的比喻,大多數人以為主角是浪子,其實不然,真正的主角是浪子的父親。耶穌藉這比喻向法利賽人和文士解釋神的愛,也說明祂如何接待罪人。  

在這比喻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父親的沉默,他面對小兒子分家產的要求,內心是極度難過,但仍然保持默然,沒有責備,因為他明白小兒子的生命必須經歷,才能體會何謂愛。讓兒子離家是痛苦的決定,這父親為了愛而默然接受,也默然等待,等待有一天這兒子能夠醒悟回轉。這父親的眼淚在心裡流下又有誰知曉呢!是的,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時間和體驗,經歷失敗以致醒悟是極需要父親的愛。 

不但如此,父親在小兒子離家後,天天掛念,每天凝視窗外,盼望有一天見到自己的兒子,心中的沉痛、牽掛和憂心,他仍然默默承受,等待着兒子的出現,這是神堅忍的愛。人的生命就是缺乏這種力量,當我們眼見自己所愛的人走錯路而不受勸,我們便會痛罵和責打他,這雖是出於愛,對方卻不明白,因為我們的生命仍是缺乏默默等待的力量。

神愛的澆灌




保羅瘋狂了嗎?在患難中仍是歡歡喜喜的?在神的恩典中歡喜是人人所想望的,人生中,經歷患難而能夠不埋怨已是很難得,怎會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呢?  


原來這是生命中一種愛的學習,能處患難而不怨天尤人,甚至是歡歡喜喜,這需要內在一股巨大力量,就是愛的力量。這力量並不是來自自己,乃是來自聖靈,祂把神的愛澆灌在人的心中,人才能經歷在困境中的轉變,可以學習默然、接受、面對,以致歡喜盼望。  


人的愛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及被動,所以人的愛是有限制。可是神的愛卻不是這樣,這愛是無限量,而且並不需要外加以致完全,因此當神的愛澆灌在人的心裏,就可以豐富及提昇人的愛,使人有力量可以面對及承擔各樣的困境及生命。  


接受神愛的澆灌是需要我們先在神面前謙卑,體驗自己需要這愛,聖靈才能工作,這過程是挺自然的,並不需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安靜等候吧!你必然發現神的愛可以突然澆灌在你的心意。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因有耶穌的喜樂,受迫害時亦能喜樂

行走真理之道,艱難處處纏繞;仍保喜樂之心,因主看為甚好。

享受休閒的福樂


對於基督徒來說,除了一般社會性的人際關係外,更有一個屬靈生命的羣體關係,就是肢體的關係。這個關係是因接受基督,投入基督而來,內中包含了多元化的屬靈情誼,如手足情、父子情。  

享受肢體的關係,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有着重大的意義,若一個肢體落在痛苦中,則所有肢體皆共同承擔這痛苦,支持對方堅忍下去或得勝過來;或以禱告、關懷、安慰、分擔等,在其中學習認識彼此的生命,體會人性的失敗。然而,一個肢體得了榮耀,我們整體當歡喜快樂,共享成果,共嚐生命的光明與光輝,同心讚美神!  

你享受肢體的關係嗎?我們必須先開放自己,讓自己進入這關係,也讓肢體進入我們生命中,這樣方能享受到這肢體關係的美善!

聖潔

「神讓我可以走入祂的聖潔中,但是舉步行走卻是我們的責任,祂不會替我們做這事。」傑利布雷治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下一個你遇到的人,也許正需要基督

上帝對我們的偉大計畫,不見得是要我們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但是,祂的計畫卻是要我們用自己的時間、資源、職業領人歸主。
主已為你做好規畫,赦你罪債給你自由;任命你當主的使者,去傳福音宣告平安。

為基督而活,你便會永遠存活


這個世界似乎有兩種人:一種人有永恆的觀念;另一種人則定睛於現在。
一種人被永在的事物所吸引;另一種人則專注於短暫的事。一種人積聚財寶在天上;另一種人則存積在世上。一種人維持具挑戰性的婚姻,因為他們相信眼見並非一切;另一種人則放棄婚姻、另求新歡,認為人生在世就該盡情享樂。一種人願意遭受貧困、飢餓、屈辱、羞愧,因他們相信「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羅馬書8章18節);另一種人則認為快樂是來自財富與名望。這一切都只是因為觀點不同。
亞伯拉罕擁有的是「另一個世界」的觀點;因此他能夠放棄約旦河邊的肥沃之地(創世記13章),他知道上帝稍後要將更好的賜給他。上帝要他舉目觀看,凡他所看見的一切土地,上帝都要賜給他和他的後裔。這是多麼廣大的土地!上帝也承諾他的後裔要多如「地上的塵沙」(16節)。
這樣的觀點是一般人所無法瞭解的,因為他們只定睛於眼前的歡愉。但是上帝的子民卻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知道上帝稍後要將更好的賜給他們!

受苦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8章18節)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金錢,我寧屬耶穌,勝得財富無邊;我寧願有耶穌,勝得世界,榮華、富貴、聲望。

能並肩作戰的同工


得一位親密的同工,能彼此並肩作戰,實在是一個莫大的福氣和享受。在保羅的事奉歷程裡,有很多日子是非常困難的,甚至要冒上生命的危險才可把福音傳揚。在這些艱苦時期裡,以巴弗提成了保羅的主要同工。  

雖然以巴弗提是代表腓立比教會去侍候保羅,但他的表現與付出,確遠遠大於一般的服事,他甚至是冒著自己生命的危險去與保羅一同面對險境與困難。難怪保羅給他高貴的讚賞與重視,稱他為弟兄、同工,是一同作工與當兵的,可見保羅也實在享受與以巴弗提一同作工事奉的日子。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你的事奉中,你有享受到與同工摯愛的關係嗎?要享受同工的關係,就必須在主裡學習互相尊重與讚賞,重視對方在神的事工上所付出的勞苦。

信心

「信心的目的是要我們斷絕對其它事物的倚賴,直到我們單單以耶穌為我們的滿足。」杜恩

使生你的快樂


很多人可能從未想過要怎樣去享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每天慣性的見面與生活,使人容易忽略對這關係的享受與培養。  

智者在此給我們一個得好的提醒 - 要使父母快樂。怎樣才能真正讓父母快樂呢?智者說要作義人、作智慧的人,意思就是要作一個敬畏神的人。當我們曉得敬畏神的時候,就懂得在主裏,按着祂的教導來孝敬父母,此外也能帶著屬基督的品格與他們生活,使他們在平凡的日子裡能感到不平凡的關係。  

弟兄姊妹,讓父母因我們的品格、行為並處事上的成熟而心感安慰吧!讓我們以基督的柔情表達對他們的重視、關心他們的需要吧!這樣,當他們明白你對他們的重視時,他們的心就大得快樂和安慰。使生你的快樂,這不單是責任,也是一種享受呢!

經驗

「過去的經驗是死的;每一件事有其獨特性,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方法來應付前面的處境。我們必須隨時、隨地、隨事,重新尋求神的引導。」滕近輝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信仰永不會是智慧的替代品


清楚地認識上帝的教導;有智慧地分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點;以及將心思意念與基督的心合而為一,凡事遵照他的旨意,這一切在這個是非不分的世代都是極為寶貴的技能,它們得以使我們運用智慧作基督的代表。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是個會思考的基督徒。你是嗎?
若你掌握上帝話語,若你學會獨立思想;那你就能使用智慧,清楚誠實捍衛信仰。